|
座談會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 |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不久前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座談會,邀請前台聯黨主席蘇進強、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林濁水、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新台灣國策智庫兼任研究員洪財隆與會。座談會由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黃輝珍主持,與會者就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在兩岸關係方面擁有的空間與受到的限制,各自發表了精辟的見解。《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以《蔡英文兩岸政策的選擇與挑戰》為題,詳細刊登了與會者的發言,文章內容如下:
黃輝珍:開場白
各位評論員:今天中評社舉辦思想者論壇,邀請我們共同討論。論壇題目是“蔡英文兩岸政策的選擇與挑戰”。蔡英文是民進黨主席,又是2012年“總統”大選主要在野黨候選人,她的兩岸政策當然備受海內外關注。蔡主席長期參與兩岸政策事務,經驗豐富,擔任主席與候選人期間,對兩岸關係也表述了一些看法,目前,外界更關切的是她的兩岸政策如何進一步具體化。
洪財隆:基本教義派比較克制蔡英文政策選擇空間增大
我就笨鳥先飛。這題目備受關注,特別是主持人剛才提到蔡主席的雙重身分,身為在野黨“總統”候選人,她的經濟政策、兩岸政策都相當重要。我就自己擅長的經貿領域提出幾點觀察。
政策選擇有其政策環境與限制,特別是兩岸經貿政策方面,從1990年代到21世紀以來,全球經貿環境最大的變化,一是全球化,二是中國生產力的解放。依我的觀察,台灣對整個中國想法產生改變,對蔡主席也是限制。因為台灣內部大家都知道大陸崛起已是事實,對台灣造成的影響與1990年代不同,這是一個限制。
在針對兩岸政策方面,蔡主席的優勢是增加了一些自由度,這自由度是相對於2008年以前而言的。也就是說,隨著大選迫近,民進黨基本教義派相當克制,對蔡英文而言,多了政策自由度,但最後會如何選擇是另外一件事情,至少政策空間比以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