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社台北論壇:兩岸政經關係展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2-05 00:17:33


 
  文化的交流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 而文化的交流也有重要的政治意涵

  我覺得兩岸關係未來一年應該可以加強文化交流這個部分,雖然經濟交流還會持續,還是有很多事情有待解決,有待商榷。但是兩岸在新的一年文化交流部分,應該成為比較重要的項目來啟動。因為兩岸的經濟交流,已經可以自成一個系統,而為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兩岸社會的相互理解是重中之重,則文化交流正是承擔此一功能的最佳角色。

  同時文化部分的交流,從形式到內容,看起來可以不要有官方直接出面,雖然沒有一項文化交流是會脫離雙方官方的影響,特別是教育、媒體、史觀的交流,背後都有政治的意涵;如果交流多了,自然就影響到兩岸。

  中國大陸最近在文化交流上也比較熱絡。我認為大陸想通過兩岸文化的交流,達到兩個目標:一是讓台灣人民重新認同中國;二是透過文化的力量,讓整個台灣社會能夠再中國化。過去六十年,台灣大概是西方的文化作為主導,西方的價值影響比較明顯,所以台灣對大陸只有“反共”角度的認識,沒有中共角度的認識,所以很容易輕視大陸,鄙視大陸。而北京方面認為面對此一“誤解”,苦於沒有一個管道可以進到台灣這個場域裡來做一個公平的、文化的競爭。雖然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底層有非常堅固的基礎,但是站在主流文化媒體基本上都還是西方或東洋的;如果經過比較深度的交流,有秩序的交流,有計劃的交流,逐漸在台灣人底層的中華文化基因重新喚起,而台灣可能可以重新認識中國,重新與大陸共同構建新中國文化。

  這樣的兩岸文化交流,當然涉及政治層面,特別是涉及到台灣的政治層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對於學歷的認證,對於大陸學生來台學習的事情,對於蔡武講兩岸應該簽訂文化的ECFA,表現出極大的反彈。因為那些人所關切的,不只是兩岸交流的速度太快,難以適應。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某種程度再中國化,對有些人來說,連兩岸交流的方向他們都會關切。但是站在兩岸和平、穩定和台灣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正確客觀地認識大陸、省思中國文化不僅僅有必要,而且不可或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