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社台北論壇:兩岸政經關係展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2-05 00:17:33


 
  楊開煌:大陸的政治改革有助拉近兩岸認同

  為了促使兩岸行政幹部和官員的直接見面,我覺得無論中國大陸也好,台灣也好,都應把自己政體改革提升到對兩岸關係的那個層度去理解。

  從台灣來講,很多人會非常驕傲地說,台灣是個民主的社會,誤認為台灣現在的民主就是整個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終結,但實際上不是如此。雖說台灣的民主尚不健全,但台灣在跟大陸討論政治發展的時候,心態上就是如此,並用這種心態去鄙視對方的政治改革,這種態度對兩岸的交流,對兩岸進一步的良性發展,是無益的。

  反過來,大陸的政治改革高度也僅僅局限於大陸自己的改良,完全沒有認識到大陸本身的政治改革有可能促進兩岸的政治互信和政治價值的分享。

  我認為,今天如果大陸能夠領悟到政治改革關係到海峽兩岸、甚至整個民族未來的價值認同、信任認同的話,大陸方面有必要仿照經濟發展的方式,列出五年為期的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中,列出大陸目前碰到甚麼樣的問題,今天全世界的政治文明的發展,有哪些是可以借鑒的等;這並不意味著大陸要走西方三權分立的道路,但需要有一個自己的規劃,讓國際社會,以及大陸內部,都知道未來五年的政治發展。

  同樣,台灣更需要一個四年為期的內部民主政治發展規劃,執政者要講明如何處理、化解“藍、綠”矛盾。今天“藍、綠”最主要的症結就在兩岸。

  其實,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是兩岸最大的一個溝通點。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雖然有不好的一面,但也絕對有非常值得重新學習,重新復興的一面。所以,兩岸要加強文化的交流,重視文化創意,社會科學學者更需要加強交流,逐漸建立和增加兩岸政治精英的互信和民間的互信。

  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台灣不要有民主的傲慢,大陸要把政治發展、政治改革,提高到兩岸關係這個高度來看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