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實現快遞櫃價值,只有收費一條路嗎?
http://www.CRNTT.com   2020-05-13 14:57:50


 
增收有哪些渠道?

  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主要城市有智能快遞箱約40.6萬組,而全年快遞包裹數量超600億,一年人均快遞包裹45件,約合3500萬人才有一組快遞櫃。因此,我國的快遞櫃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

  在疫情期間,無接觸配送服務成了快遞和外賣平台的必選項。疫情結束後,消費者對於智能快遞櫃的接受程度大幅提升,智能快遞櫃服務的空間有望持續放大。而此時,行業領頭羊豐巢先提價、再并購,讓快遞配送“最後100米”成為輿論的焦點。

  對此,邵鐘林認為,順豐設置豐巢的初衷并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提高順豐快件的派送效率,因此在用戶尚未形成付費習慣的當下實行超時收費并不可取。

  廖懷學也認為:“用戶付費只是快遞櫃增加收入的一個渠道,其帶來的用戶抵觸情緒會進一步加大智能快遞櫃企業的壓力。破解智能快遞櫃的生存難題不應只關注超時付費,而應在探索租賃、維護、代管、使用等環節成本收益分享機制的同時,盡可能挖掘其作為物聯網終端所具有的數據流量價值。”

  對於未來發展方向,廖懷學認為,在智能快遞櫃被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的背景下,智能快遞櫃企業還可以尋求與政府部門合作共同推廣智能投遞設施。實際上,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快遞管理處副處長楊飛曾透露,2020年,國家郵政局將繼續推動智能快件箱的布局、建設和使用,明確公共屬性。(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甘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