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爭議中的豐巢超時收費:一場各懷心事的“生意經”
http://www.CRNTT.com   2020-05-13 14:54:21


  先是宣布超時收費,隨後公布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郵智遞)。“五一”小長假前後,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豐巢科技)先後用這兩個重磅消息讓自身陷入輿論漩渦之中。

  從消費者投訴到小區業委會群起“反擊”,不斷發酵的收費爭議,迫使豐巢科技近期通過一封公開信來表達“深感不安”。但在公開信中,豐巢科技并沒有對收費一事做出讓步,并認為其推出的“會員服務”是對行業服務能力提升的通盤考量,錯就錯在未能向公衆“解釋清楚”。

  然而,豐巢科技的強硬可能并非真衝著消費者而去。在超時方面,豐巢科技不排除在12小時保管時間上作出讓步。但在這場圍繞豐巢快遞櫃、快遞員以及消費者的收費“較量”中,隱身在快遞員背後的快遞公司卻鮮有“曝光”。

  “即便用戶認可豐巢快遞櫃收費,但基於現有的快遞櫃規模,也不足以覆蓋快遞櫃的成本。”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這場爭議背後,很大可能需要通過快遞公司來“埋單”,但是會轉嫁給消費者。

快遞櫃盈利模式難解

  2010年,中國郵政鋪設了第一個智能包裹投遞終端,拉開了我國智能快遞櫃發展的序幕。十年間,我國智能快遞櫃市場先後出現了“速遞易”“中集e棧”“收件寶”“雲櫃”“豐巢”“菜鳥驛站”等品牌,中國郵政、阿裡、京東、順豐控股、“通達系”快遞公司等衆多巨頭公司閃現其中。

  智能快遞櫃的出現與我國快遞行業一直強調的“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密切相關。它較為妥善地解決了各方的痛點,如收件人時間與快遞派送時間的衝突,快遞員節約時間并降低二次派送頻率,小區物業避免因替居民保管出現丟件糾紛,快遞公司提升快遞配送效率避免“爆倉”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