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治主要問題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5-06-11 00:12:14


 
  民族主義者就在沉默大多數中,他們都會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他們是香港社會穩定的力量,可以信賴。

  愛國主義兼國家主義,就是以中央關於香港問題的白皮書和內地學者為代表的觀點。

  怎麼理解這種分裂分離狀態,這和香港的兩套政治哲學有關。一個是以白皮書和一些政治領導人的講話為代表的威權主義的政治哲學,主張給予香港一定程度自主權,而給多少則取決於威權主義者的意志。另一個就是自由主義政治哲學,香港出生的新一代,特別是30-50歲這一代基本上就是接受這種教育長大的,更不用說更年輕的一輩了。

  在香港,除了國家主義法理學和自由主義法理學以外,還有一個本土主義的法理學。後者主張追求廣泛自主,甚至提出香港走向分離。其思想代表人物有陳雲。陳雲這些人也有提到《基本法》,也會在《基本法》上做文章,也知道《基本法》可以作為一種依託,但他們的解讀方法和目的不同,不是法理學的解讀,而是為自我目的服務的解讀。

  香港的政黨政治文化相當薄弱,到現在中央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還是相當不明確,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基本上也排除了政黨政治。在一個現代社會裡面,否定政黨政治本身就是個誤區。中央政府用一種強勢的思維方式來引導香港社會發展,但這卻是和整體社會發展不太同步的。

  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在社會-包括中國社會-走向中產走向富裕後,利益的訴求肯定會多元化,各利益團體也必然需要代言人,這個代言人就是政黨。香港社會是很富裕的社會,但是中央理論上仍然不承認這種政治代言人現象,本身就表現為一種矛盾。

  關於政黨發展,我始終覺得香港應該開放政黨政治,應該讓香港社會不同勢力在公開舞台表演出來。可能有人會說香港現在已經有政黨了,這已經不是個問題了。但是要看到,政黨的活動不是在合適的政黨法律框架下展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