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不可能複制美國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0 00:15:10  


 
  儘管華盛頓聲稱,美國對中國日益崛起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表示歡迎,然而,問題是,在美國人內心,究竟中國崛起到多大程度,美國能夠容忍?雖然中國目前在各方面都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美國競爭,美國人卻已經在擔心,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很快將會強大得難以對付。對於美國來說,與中國的合作,只能限定在幫助美國應對當前挑戰和維護它所主導的國際秩序範圍之內。一旦超限,中國將被視為“不負責”或“秩序破壞者”,美國對中國的遏制還會冷風勁吹。事實上,美國對中國崛起從未放鬆警惕。在2009年9月發布的《2009年國家情報戰略》報告中,美國延續了對“中國威脅”的一貫指控,將中國視為伊朗、朝鮮和俄羅斯之外,可能對其構成挑戰的國家。就在奧巴馬2009年11月訪問中國的同時,CNN民調顯示,絕大多數美國人視中國為威脅—— 7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美國構成經濟威脅;51%認為,中國對美國構成軍事威脅。

  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主權國家仍然是最基本的政治單位。每個國家不論大小,都要維護自己的主權獨立和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利益靠的是什麼?是實力。所以,即使是在全球化時代,利益和實力仍然是國際政治的根本。而且在美國眼裡,中國是惟一可能挑戰其世界霸主地位的國家,如果沒有所謂“邪惡國家”與之抗衡,牽扯它的精力,美國勢必加大對中國的懲治力度。回顧剛剛過去的2010年,從年初開始,中美關係就連降陰雨,先後在貿易、對台軍售、達賴喇嘛、谷歌、人民幣匯率、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問題上衝突不斷。7月以後,白宮和五角大樓雨勢加大,相繼發生了美韓聯合軍演、美國航母訪問越南、中日釣魚島爭端,國務卿希拉里公開表示,南海問題是美國的國家利益所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事情都不是孤立偶然的現象,都與針對中國強大的地區大國地位密切相關。11月,美國國會再度呼風喚雨,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年度報告大肆渲染中國導彈對美國的威脅,鼓噪對華全面施壓。與此同時,借朝韓延坪島交火、朝鮮半島對抗之機,“喬治.華盛頓”號航母駛入黃海……

  胡錦濤主席今年1月訪問美國,美方精心安排,以最高規格接待。中美尋求在新的一年重啟合作關係,並朝著積極合作全面的方向發展。雙方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然而,從接下來所發生的種種現象來看,這個新開啟的合作之年,似乎並不那樣風調雨順,大洋那一端,美國遏制中國的噪音再起。2月8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美國軍事戰略報告》。報告強調,在下一個10年內,來自亞洲的威脅極有可能上升,美國必須更多地依賴其盟友來維持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優勢。美國要繼續與其傳統盟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匯聚共同的力量,並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印度加強軍事合作,從而進一步提升美軍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儘管報告中極少有文字明確提到中國,但分析普遍認為,這份《美國軍事戰略報告》矛頭直指中國。更重要的是,美國沒有排除重啟對台軍售的可能性。近日,希拉里甚至公開指責中國的互聯網政策,借口互聯網自由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些都表明,美國其實是以冷戰思維對待中國的崛起,將遏制中國作為它在亞洲的戰略重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