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華為主動邀美國政府調查公司背景以辟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7 00:25:40  


華為已主動邀請美國政府相關部門對華為公司背景進行調查。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鳳凰衛視報道,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期對美國服務器公司的收購計劃遭受挫折。有評論指,此次華為在美國遭拒,顯然是被潛規則了。歐洲國家也對中國海外投資關注,有歐盟專員呼籲建立海外投資審查制度。而數據則顯示,中資企業跨境併購失敗率達到11%。面對重重壁壘,“華為事件”對中國企業有甚麼啟示。一起看我們記者在美國、歐洲和中國三地的走訪,帶來的多方位分析。

  在撤回對美國3Leaf公司收購後,華為美國公司董事長胡厚崑3月25日,對外發表公開信,主動邀請美國政府相關部門對華為公司背景進行調查,希望澄清外界對其種種政治背景的“誤解”。這可以說是華為走出海外,尤其是近十年在美國市場屢屢受挫以來,首次正面且公開澄清市場對其種種“政治背景”這個誤解進行解釋。

  於1987年在退伍軍人任正非以2500美元創建的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短短的24年,就迅速成長為僅次於瑞士艾利克遜的世界第二大通訊電器生產商。去年營業額高達220億美元,並在歐洲,非洲與中東地區都簽有巨額資金的合作合約。

  然而,迅猛發展勢不可擋的華為,在美國市場卻是很難有立足之地。早在2008年,就在收購美國綜合廠商3M,部分收購摩托羅拉資產問題上敗陣,近期希望向美國電訊公司Sprint Nextel公司推銷電訊儀器的生意,也因華盛頓國會的干預,而不了了之。

  去年5月華為宣布以200萬美元收購美國服務器技術公司3Leaf Systems的部分資產,又因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以這筆交易將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由,要求華為剝離收購3Leaf Systems所獲得的科技資產,而宣告失敗。

  實際上,華盛頓部分議員對華為由退伍軍人創建,同時又有政府的300億美元的信用額度,鼓勵華為發展海外市場,而認為,華為即有軍方背景,又有政府資助,所以認為如果讓華為介入美國電訊業,就會給中國政府,以及是軍方提供左右通訊業,甚至是竊聽干擾美國無線通信的機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國家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