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8000米之上的擁堵?珠峰困境何止於此
http://www.CRNTT.com   2019-06-19 13:31:09


 
  你為什麼登山?爬到山峰上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理由和故事。強子注意到,原來很多山友會說一個玄之又玄的答案“因為山在那兒”,現在有的客戶會直接告訴他“登了珠峰,我可以吹一輩子牛”。一個令很多人皺眉的理由,強子覺得:“很真實”,在他看來,任何一個人想攀登珠峰都有自己的理由,外人都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輕易評價,但前提是,實現夢想的過程需要更多理性支撐。

  強子正陪同訓練的是西藏盲人理療師張洪,自從2015年得知美國有盲人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峰後,便有了攀登珠峰的夢想,至今他已經踏踏實實地準備了4年,“即便上到頂峰,他也看不見群山環抱的景色,他是真的想挑戰自己。”在強子看來,登山像一個課堂,在高海拔的極端環境下,人性里的優點和弱點都會被放大,“其實登山只是一個載體,通過登山能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或者更差的自己,回來之後再到現實生活中修正,這是我理解登山的意義。”

  遺憾的是,目前還很難說服國內的登山者“不是每一座山、每一次都要登頂的”。強子注意到一個數據,中國登山者死亡率出現在下轍時的約占六成,而國外的登山者下撤過程中的死亡率占四成,“說明很多中國攀登者衝頂意願執著,把所有體能都耗在登頂,下撤時沒有體能,從而行為能力喪失。國外的登山者反而在上行時事故率較高,因為他們喜歡開發新的線路、挑戰高技術難度的山峰。”強子表示,不同的習慣與登山者從小接受的戶外運動教育、生命教育密不可分,而現在渴望攀登珠峰的中國山友多是50歲左右的企業家,他們具有開拓精神,可自小缺失戶外運動教育,只能以“半路出家”的姿態殺進戶外運動的浪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