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登山者,並非‘啥都不是’。”汝志剛提及向導和保障的重要性,更強調自己為登山付出的實際努力。住在嵩山腳下,他一周內攀登6次嵩山,海拔上升1500米,每次來回近16公里山路,有的時候還一天來回攀登兩次;4月初到加德滿都後,就開始補充體能,“牛肉、羊肉半斤半斤地吃”;怕影響睡眠,登山前兩個月,汝志剛戒掉咖啡和茶;害怕感冒,他前後有20多天沒有洗澡;登珠峰前體重176斤的汝志剛,從珠峰下來後降到158斤,“儘管夏爾巴人非常強,但沒有人可以幫你攀登,更不可能抬著你上山。攀登的過程需要登山者自己完成。”
平衡夢想和現實需要一代人
汝志剛平日的積累在這次攀登中救了他一命。
5月22日登頂後,他下撤至海拔8700米的位置,看到一位外國女士坐在路繩的一處保護節點處,精神恍惚,“每個在這裡換安全扣的山友都可能會踩到她,她全然不知。”汝志剛下行了100米,聽見有人朝他身後驚呼,他迅速轉頭就看到一團黑影朝自己滾了下來,他下意識跳開,還是被繩子的張力帶倒,此時才發現自己的羽絨服已經被冰爪劃破幾個大洞,羽絨飛了出來,而抓破他羽絨服的正是剛才神情恍惚的女性山友,她滑墜下來,肢體笨拙地在空中和冰面上劃著,汝志剛覺得心里很酸。第二天,他在營地聽到這位印度姑娘去世的消息,“我會一輩子記住她人生最後時刻在掙扎的畫面,我至今仍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樣的故事,但她追求夢想的精神會永遠鼓勵著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