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8年4月號,總第124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全球經濟動蕩及其影響

  李稻葵:次貸危機目前祇是冰山一角
      中國可能面臨重大戰略機遇


  我主要談兩點,一個是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世界經濟會有甚麼影響,大概有幾種可能進一步演變。我會提出三種可能,並加以梳理。再一個是談一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重點放在中國的戰略機遇,我個人的觀點是重大機遇,一定要抓住這個重大、利好的機遇。
  
  次貸危機祇是冰山一角短期難以渡過
  
  關於次貸危機未來的演變,我想有三種可能。一種可能,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世界經濟是一個小插曲,很快就會過去,就像美國的高科技泡沫、LTMC長期投資危機一樣。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恐怕不大。為甚麼這麼說呢?我認為現在次貸危機顯現的祇是冰山一角,它的後面是反映了過去若干年來,美國經濟內部重大的結構問題,尤其是其金融業的問題。

  因為在過去若干年之內,美國人打著金融創新的口號,實際上做了很多不太符合金融發展道路的事情。次貸安排的背後實質是甚麼呢?實質是把原來局部性的金融交易,變成全球性的金融交易;把原本一個很簡單的交易證券化,送上金融市場,然後賣給全球的投資者。

  這種過程按理說是可以做得好的,但是問題出在甚麼地方了呢?出在兩個地方。一個是監管跟不上——金融交易的鏈條拉長了,監管沒有跟上,當然容易出現問題。

  再一個在過去若干年之內,美國經濟在格林斯潘掌控美聯儲時代,為了追求民眾的支持,採取的一些政策導致了一些後果,其中就包括了流動性過剩。所以,對格林斯潘現在還不能蓋棺定論。在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人人都需要投資機會,人人都想投資。金融機構推出一個資產證券化產品,很多人都會認為好得很,唯恐風險太低。人們不擔憂高風險的資產,而實際上風險定價又太低,於是在全球產生了大量的對高風險資產的需求。於是,這一類的生意猛漲,資產證券化的交易猛漲。

  因此說,次貸危機只是冰山一角。CDS跟在後面,信用卡、貸款也跟在後面,很多這種東西。
  
  不會導致美國經濟嚴重衰退
  
  第二種可能,是次貸危機會導致美國經濟嚴重衰退,乃至於全球性的衰退。這種可能性,我覺得也很小。

  我打一個比方,就是說現在美國經濟非常幸運,就是美國主掌經濟政策的最高層的兩個人,一個是伯南克,一個是鮑爾森。我認為,這兩個人是美國經濟政策制定團隊的“夢之隊”。由他們兩個人掌管美國經濟、處理次貸危機,恐怕是再適合不過的了。鮑爾森就是華爾街出身,對華爾街的業務精熟,而他原來所屬的高盛公司在此番次貸危機中成功躲過一劫,可能是唯一的獲利者。

  而伯南克是世界上一流的宏觀經濟學家,他是七十年代讀的博士,這個年代訓練出來的博士,對上個世界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美國發生的大蕭條有了深刻的理解。對於經濟大蕭條的研究雖然觀點很分歧,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都認為造成大蕭條的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由美國當時的聯邦儲備承擔;因為聯儲在當時沒有盡到責任,沒有及時擴大貨幣供給、調整貨幣政策,就導致原本一個金融股票價格的下降,引起了真正的經濟下滑。這種研究,在伯南克的腦子肯定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此次他與其他人不一樣,他第一要救的是經濟,防止下滑。

  一方面鮑爾森和伯南克這個團隊是很有經驗的。另外民主黨有在下次總統選舉時可能上台,而民主黨從傳統上更喜歡搞財政刺激,不會逆轉鮑爾森定調的財政政策。所以,我認為次貸危機不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美國靠借貸過日子的模式
  因為次貸危機而走到了盡頭
  
  第三種是我認為最可能的,就是次貸危機可能對美國的經濟增長造成結構性的衝擊,乃至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一個結構性的衝擊。

  次貸危機發生的一個大背景,是美國經濟在過去十幾年,走上了一條靠貸款尤其是消費貸款過日子的發展模式。房價一漲,然後拿房子一抵押,就拿新貸款還舊貸款,其中的剩餘就可以消費了。當時美國金融機構也正是抓住了這麼一個機會,讓美國經濟拚命發展。這麼一種模式,隨著次貸危機的發生,走到了盡頭
短期來說,更重要的是次貸危機發生以後,美國還有西方的一些金融機構,必須重新評估自己的風險,必須要對自己手的金融資產重新定價,尤其是對這些金融機構在過去若干年面投入到新興市場國家的資金,就風險和回報進行重新的評估,重新定價。而重新定價之後,很可能造成這些金融機構資本金的不足。
事實上這種資本金不足已經顯現了,這些機構到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向主權財富基金要錢。
  
  資金倒流誰可能受害
  
  資金的不足導致了“資金倒流”現象,而“資金倒流”對中國來說,可能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影響的後果。

  就是說,幾年前發達國家資金為了追求高額回報,跑到了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像印度、東歐國家投資,現在則要向內流了。儘管美國的利息率下降,但是利息率不是決定資金流向的唯一因素。利息率要加上風險的評估,兩個合在一塊才導致資金流動的趨向。

   “資金倒流”產生甚麼影響呢?我覺得受害最大的,是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那麼哪些新興市場國家比較容易倒黴呢?會出現類似於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危機呢?我認為有三組新興市場國家,他們各有特性。一組是他們自己宏觀經濟的形勢不好,如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我估計會第一輪就倒黴;一組是長期依賴外國資金,如東歐的三個國家,匈牙利、捷克、波蘭;第三組是其本身的實體經濟情況也不太好,如印度和巴基斯坦,我認為未來兩年印度經濟會出現問題。

  所以,我認為次貸危機最有可能產生的是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變化,使得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出現危機,美國經濟出現一個比較長時間的中低增長格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