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8年4月號,總第124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全球經濟動蕩及其影響

  因此,我們估計,今年中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增長會回落,但中國整體的商品出口增長勢頭不會太弱。原因是,出口市場日益多元,尤其對新興經濟與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增長相當強勁。今年這些國家經濟增長依然不錯,尤其是資源出口國,進口需求明顯上升;所以,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貿易興旺,將部分彌補對美國出口增長下降的影響。

  另外,我們應該看到,在世界經濟增長相對放緩時,往往凸顯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根據IMF統計,以新的PPP匯率計算,去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百分之二十七。即使按市場匯率計算,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也達到百分之十七,美國約為百分之十三。也就是說,無論按新的PPP還是市場匯率計算,去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都超過美國,今年情況會更突出。

  雪災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根據破窗效應理論,最終會通過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而且雪災發生之後,中國社會的凝聚力將增強,齊心協力搞重建,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二零零三年的SARS就起到這樣的作用。

   因此我認為,今年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內需拉動的作用將增加,外部失衡會有所緩解,關鍵是如何把握好用“外冷”治“內熱”的程度。

  鄺梅:中國在此次動盪中可能擴大對世界經濟的貢獻


  我想談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看待美國經濟的現狀和未來走勢?即使在美國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爭論也比較大;二是談談對中國經濟的看法。
  
  美國經濟處於衰退的邊緣
  
  目前,美國經濟正處於衰退的邊緣,其前景將取決於美國的經濟政策,最近格林斯潘的講話也是這個調子。據美國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如果政策到位,美國有可能避免衰退,但經濟增長將明顯放緩,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為百分之零點五左右。而另一些經濟學家,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前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學教授肯尼斯.格羅夫就比較悲觀。他比較了美國次貸危機和過去六十年發達國家的十九個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之前的狀況,幾乎所有危機發生的主要標誌,包括巨大的貿易赤字、政府和居民負債猛增、資產和住房價格上漲等等,都說明美國經濟將難以擺脫衰退。

   美國次貸危機最主要的衝擊一直局限在金融市場,受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大型金融機構、機構投資者,如摩根大通銀行市值縮水達到百分之十四,花旗集團市值縮水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對美國普通民眾來說,其消費主要受到的是利率政策的影響。現在美國次級債報虧已開始接近尾聲,應該說,市場已經接受目前這種屬於最壞的情況了。即使再披露出一些情況,市場的反應也不會太大。 

   從美國的貨幣政策來看,基準利率的降幅已超過百分之四十,可能還會降。房屋所有者的負擔已有所減輕。原來承受的貸款利率是百分之十到十五,現在基本上降到了百分之四到五,房貸市場也有了趨於穩定的跡象。在利率下調的情況下,美國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將會逐漸恢復。但要注意的是,政策效應通常要在四至六個月以後才能明顯地顯現出來,能否避免經濟衰退,還很不確定。
  
  匯率政策對中國經濟調整的作用增大
  
   對中國經濟而言,我們一定要分清國外和國內因素的不同影響,中國經濟目前的狀況雖然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但國內因素是主要的。從去年百分之十一點四GDP增長的動力來源看,出口、投資和消費各貢獻百分之二點七、百分之四點三和百分之四點四。美國經濟的變化對我國的出口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很大。這我尤其想談一下對我國的貿易順差怎麼看的問題。資料顯示,貿易順差已連續三個月下降,從二百七十億美元降到今年一月份的一百九十四億美元。但貿易順差反映的不僅僅是出口的情況,有相當一部分是熱錢混雜進入的結果,熱錢通過經常專案在進行大規模的撤離。EPFR(新興市場組合基金研究公司)的資料表明,至今年二月中旬,全球資金已連續九週從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等東亞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撤離。據預測,還會有大量的熱錢抽逃,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引發一些波動。因此,美國的次貸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可能並不很大,但對國內的金融市場還會有影響,仍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金融風險。

  在國內政策調整方面,政府已定了基調,即貨幣政策從緊,防止經濟增長由過快轉變為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變成全面性上漲。今年一月份CPI同比上漲百分之七點一,已創一九九七年以來月度新高。防止全面的通貨膨脹,已成為當務之急。由於美國在不斷降息,央行應對通貨膨脹的手段受到限制,人民幣更快的升值有助於緩解這一壓力。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約百分之十三左右。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進一步加速,估計今年升值將超過百分之八,最近人民幣升值不斷創下新高。今後,在貨幣政策調整空間受限的情況下,匯率政策的作用將增大。 
  
  中國可利用此次機會
  為穩定世界經濟做出貢獻
  
  我們不僅要看到短期內的各種影響因素,還要考慮中長期因素。從中長期來看,如果將經濟週期劃分為擴張、繁榮、收縮和衰退四個階段,中國從二零零二年開始的本輪經濟週期,正處於擴張期轉入繁榮期的階段,中國的經濟週期與美國是不同步的。實際上,中國經濟在此次世界經濟的動盪之中,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可能在增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官員表示,如果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保持在百分之十,就會彌補美國作為火車頭力量減弱所帶來的對世界經濟的負面作用。我想強調的是,中國可以利用這樣一次機會,如果政策調整得好,可以促使中國經濟的內外平衡,並對世界經濟的穩定做出貢獻。

  李雪飛:美國金融創新製造巨大泡沫
      主權基金運作要有戰略眼光


  信貸違約互換市場
  可能加劇今年美國金融動蕩
  
  對於次貸危機,我認為還在繼續惡化的過程當中。短期比較悲觀,但是中期來看,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基本上就可以到底了。

  因為美國統計的次級貸款,從其發放的時間和貸款利率重置的時間設置來看,在二零零八年因為貸款利率重置,借款人的利息負擔增加,有可能形成借款人違約爆發的一個高峰期。從這個方面來看,次貸危機的衝擊還沒有結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