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7年8月號,總第11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金門未來的發展模式與定位選擇

  金門地方小,人口少,資源條件非常有限,不可能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產業結構。事實是至今人們也沒有想這樣做。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建議從策略和做法上加以一定的考慮。譬如,提出廈門、金門特別市的設想,在目前可預見的政治條件下就難以實行,不如在加強兩地的產業合作上多做功夫。

  凡是涉及公權力的事情,凡是涉及高政治層面、法律層面的事情,現在還不適宜去談。我們應該務實地由下而上,由經濟和社會的具體事情去做,依靠民間力量。金門縣政府與廈門市政府以及福建省政府要依靠兩地民間資本去拓展經濟聯盟,不宜由政府高調宣傳。最終要形成一個態勢,就是不管誰執政,都必須認識到金門和祖國大陸之間的經濟聯繫是金門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作為一個民選政府,它不可能走倒退的路。

  以此為基礎,一步一步地磔實金門與祖國大陸的聯繫,使金門作為祖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之間堅不可摧的紐帶。
  
  王崑義:民進黨不可能讓金門太開放

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

  我看了李縣長的這篇文章,真的很對不起,我覺得你是中國金門縣的縣長,而不是台灣金門縣的縣長,所以我要先為我後面的直言說聲抱歉。

  民進黨覺得除了衝突和爭端
  已經無法解決兩岸問題

  其實就是民進黨執政,大家一定以為大概也不敢去發動戰爭。也許大家會覺得我發了不少對大陸打飛彈的文章,是好戰分子、是神經病,沒事老在這裡想這些東西。那麼我祗能告訴諸位先進,這是我的一種感覺,就是解決兩岸問題,在民進黨政府來看,除了衝突和爭端,似乎沒有第二條路了。

  我現在就明白地講,解決兩岸問題,不要期待民進黨政府會選擇和平主義。意思就是說,和平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了,對民進黨來講,已經不再可能走下去了。

  因為七年的等待,北京甚麼時候釋放過善意,說願意與台灣的民選政府做任何的接觸?所以我一看到吳釗燮到美國去接任台灣的駐美代表一職,我覺得兩岸的問題要急轉直下了。
              
  民進黨可通過升高衝突來達到戰略目的

  當然我們是要努力奔走,不要發生誤判、不要發生衝突;如果我不想要和平,我也不要這樣辛苦地走來走去。

  而難題就在於,政府與政府,就是北京跟台北的民選政府之間,還是沒有任何信任機制。你拉了一百個連戰,還不如阿扁伸出一枝橄欖枝,這才是正確的。連戰你拉得越多,祗有越挑起民進黨內部的所謂的激進派,不斷地醞釀那種衝突的氣氛。如果醞釀到哪一天,真的打出一顆飛彈,比如就打下一架殲十戰機,看看大陸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你說打,怎麼打?《反分裂法》面說搞台獨你才打,但我可以說是誤射。所以有很多的戰略操作,就是怎樣升高某一些的爭端或衝突,來破解大陸對台灣的民選政府沒有辦法信任、不願意去接觸的這樣一種情況。

  我還假設一種情況,如果零八年的選舉民進黨看著馬英九的樂觀程度越來越高,我覺得金門就會更加緊張。

  我想這可以是一種預判,也可以是一種預警式的看法。

  民進黨不可能讓金門很開放
  要研究民進黨在想甚麼

  當一個大環境、大趨勢是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們對金門縣長所提出的全面發展合作關係,能這麼樂觀嗎?

  如果你祗是想目前這樣做都很好,但是根本的東西、兩岸的政治問題沒有去解決,怎麼可能叫民進黨政府開放金門,讓大陸人士可以通過金門進入台灣?如果發生衝突的時候或者怎麼樣的時候,誰去保障金門所有的安全?


  我覺得在思考民進黨政府為甚麼這麼處理問題的時候,你不能說他是太跋扈了;不能說你現在不談統獨問題了,本來民進黨的主張就是獨嘛,你說拿開這個議題就能這麼容易的拿掉這個議題嗎?我知道的,起碼在零八年以前,政府的思考還是從衝突面,來解決目前還沒有辦法解決的一些情況。

  所以,從今天到零八年的五二零之前,不可能期望金門對大陸有更大的開放或者說更和平的狀態;兩岸一緊張,金門絕對祗有更緊張局面。因為在民進黨的界定中,金門還是一個戰地,或者這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宿命。

  唯有兩岸的關係好,唯有兩岸的關係能夠持平地發展下去,金門才有希望,金門才有和平的希望,金門才有發展的希望。否則,金門就祗有做一個戰區的宿命。

  周八駿:戰爭狀態中局部和平是可以實現的
  
  我也從您的話聽出來了,台灣執政者包括執政者代表的思潮和群眾,他們心對大陸不與他們接觸很不滿,可能覺得像目前這樣僵持下去,不惜孤注一擲。

  其實這種情況在大陸的預期之中,不出乎意料。即便形勢再險惡,金門還是有自己的路可走。

  目前,兩岸官方不可能簽訂和平協定。但是,金門人民可以與福建省以民間團體形式來提出一個和平的訴求。

  這是甚麼意思呢?就是說,即便兩岸開戰,祗要金門地區的駐軍不向大陸開火,大陸會承諾不打金門。祗要金門七萬人民對戰爭說不,我想金門的駐軍不敢開火。

  在戰爭時期維護局部和平是可以的。我不同意王先生的觀點,說金門無論如何是一個犧牲品。
  
  莫世祥:金門可借鑑深圳特區的經驗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莫世祥

  關鍵在於民進黨政府給金門授權

  在制定未來金門發展的規劃上,我覺得還是需要注意策略的。金門歷來是台灣推行大陸政策的試驗場,鑒於兩岸目前還沒有達成統一的現狀,除非台獨引發兩岸戰爭,否則金門還是應該繼續保持根留台灣、手牽大陸、聯結兩岸的門戶雙向的政策,我認為這是金門最好的選擇。在這個情況下,確實不必提出“金廈合市”的主張,這種主張可能會強烈刺激民進黨。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李縣長的“一國兩制試驗區”的定位,儘管振聾發聵,但關鍵還在於開拓空間,也就是說關鍵是要爭取台灣當局切實地授予金門以“經濟特區”的定位,以及相應的配套政策。這一點,可能是金門發展的前提,當然這是指在和平的環境下。
 
  若金門成為特區則可借鑑深圳經驗
 
  現在台灣的執政黨和在野黨似乎對於金門設計為“經濟特區”的定位,還沒有太多的、公開的反對意見。也即是說,作為一個經濟特區的許諾,似乎是包括阿扁的民進黨主委們都有聯署的。如果金門能夠成為一個經濟特區的話,金門未來的發展,可以借鑑深圳的經驗。

  眾所週知,深圳是中國大陸經濟特區中發展最好的地方。深圳的發展經驗是甚麼呢?我對照了一下,首先就是特區的特殊政策,這是建立與發展特區的前提條件。在深圳特區,至今流行著當初鄧小平的一句名言,就是:“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當時的總理趙紫陽也說:“特區改革就是要跳出現行體制之外。”胡耀邦則說:“特區特辦,新事新辦,立場不變,方法全新。”這些辦好特區的指示,已經凝聚成深圳發展的經驗。我認為,對於金門在目前的情況下,是可以參照的辦法。如果金門能夠爭取台灣政府給予經濟特區的定位和授權,就可以放手去做。

  深圳還有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敢闖,就是地方官員敢於打破常規。而深圳改革的成功之處,就是當地的政府包括企業,確實是打破了當時中國大陸計劃經濟體制在管理上的常規。比如說有很多原來的做法,包括法律規定甚至憲法規定不允許進行的土地拍賣,深圳居然都敢於帶頭嘗試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