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李家超《2023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3-10-25 16:12:21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中評社 段曉魯攝)
 

  (二)挑戰和機遇

  5. 政府的施政理念,是貫徹“一國兩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施政方向是要強化我們的優勢,把握好我們的機遇,補短板,化風險。施政目標是要讓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居住有更好的房屋,學生有更好的教育,青年有更好的發展,老人家有更好的照顧,社會關愛共融,經濟發展蓬勃,市民安居樂業。

  6. 香港今年擺脫疫情困擾,政府推出多項活動和措施,如“你好香港”、“開心香港”和“香港夜繽紛”等,吸引遊客,提振本地消費。經濟開始復甦,市民收入持續改善。上半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2.2%,最新失業率跌至2.8%,接近全民就業。本港經濟將擺脫去年的負增長,重現正增長。

  7. 訪港旅遊業和本地消費是香港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日均訪港旅客人次穩步上升,在暑假期間已相等於2018年同期的近七成。私人消費在第二季按年實質上升8.2%,7至8月零售業總銷貨值亦按年上升逾15%,恢復至2018年同期水平的85%。訪港旅客人次預期會隨著運力和接待能力逐步恢復而增加,經濟和勞工市場改善,政府多項鞏固復甦動力的措施,將為私人消費提供支持。

  8. 不過外圍環境仍充滿挑戰。世界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加上先進經濟體為應對高通脹而持續加息,削弱環球經濟增長,令香港經濟受壓。本港整體貨物出口、投資及資產市場表現亦受負面影響。香港同時亦面對其他經濟體的激烈競爭,應對社會人口高齡化、勞動力不足等挑戰。

  9. 縱使短期面對挑戰,我們仍有很多機遇和優勢。我會帶領香港把握好和發揮好這些機遇和優勢,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香港的前景是光明、有活力、有競爭力和發展蓬勃的。

  10. 首先,全球經濟重心將繼續東移,亞洲會是環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預測內地今明兩年將錄得穩定並高於全球的經濟增長。國家的發展就是香港最好的機遇。

  11. 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發展經濟,香港要發揮好“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作為國內國際循環重要節點的角色,參與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用好《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等措施,積極鞏固和落實“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在強國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國家堅持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香港帶來源源不絕的機遇。

  12. 同時,我們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優勢,保持高度國際化,強化區域合作,開拓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東等市場,爭取早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發揮連通內地和世界的橋樑作用。

  13. 政府會繼續搶人才、留人才,培育本地人才,加強本地勞工培訓,釋放更多勞動力及提升勞工生產力,亦會大力推動旅遊業發展,促進本地消費,改善資產市場的流動性和投資市場氣氛,帶動財富效應,刺激經濟增長。此外,政府會繼續搶企業,加大招商引資,發展多元經濟,支援中小企。

  14. 除了鞏固金融、貿易、物流、航運、專業服務等傳統優勢產業外,政府會發掘新增長點,走產業化路線,推動創新科技、文化創意、醫藥研發、中醫藥、新能源交通等新興策略產業發展。

  15. 中長期而言,政府會強化自身優勢,以“北部都會區”為發展引擎,以產業導向作政策,繼續建地造地,加強運輸建設,以投資拉動經濟,以基建驅動發展,擴大經濟發展容量。

  16. 我會繼續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必須”、“四點希望”、“青年興,則香港興”作為施政藍圖,帶領香港踏上更高台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