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李家超《2023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3-10-25 16:12:21


 

  精神健康

145. 政府重視精神健康,會繼續採用綜合模式推廣精神健康,涵蓋預防、及早識別,並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時介入、治療和復康服務。我們致力推行6月公布的十項加強措施,支援精神復元和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包括:

(i)加快處理個案──醫管局會把個案管理計劃的個案經理與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比例優化至不超過1:40,維持精神科專科門診的第一優先(即緊急)個案及第二優先(即半緊急)個案的整體新症預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為不超過一星期及四星期;

(ii)加強社區支援和社工培訓──社署明年內會優化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包括強化及早識別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和及早介入,探討加強社區精神健康服務單位社工的培訓,以提升他們處理複雜個案的能力;

(iii)在社區提供精神健康評估──明年於三個地區康健中心推出先導計劃,與社區機構合作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及早跟進和轉介高風險的個案;

(iv)加強“關愛隊”隊員培訓──為“關愛隊”隊員提供精神健康支援培訓,協助轉介社區中有需要的市民及早尋求支援;及

(v)推出“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教育局在2023/24學年推出適合高小及初中的“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並籌備初小及高中的資源套,積極加強學生認知,協助學校推廣精神健康。

  醫護人手供應和培訓交流

146. 為紓緩牙醫及護士短缺的情況,政府明年中前會向立法會提交草案,修訂《牙醫註冊條例》及《護士註冊條例》,在維持專業水準和病人福祉的前提下,提供新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於指明機構執業提供服務。此外,由2023/24學年起,逐步增加牙科輔助人員的培訓學額,並提供學費資助。政府亦會探討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提供新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輔助醫療專業人員,投入醫管局及衞生署服務。

147. 我們會加強香港與內地醫療人才雙向培訓及交流,以及持續推進“醫院管理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並建基於近期與廣東省首階段交流的成功經驗,與內地其他地區城市,例如上海展開人才交流,推動兩地醫生、護士、中醫師等不同臨床醫護專業人員持續進行臨床交流。

  中醫藥發展

148. 政府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包括:

(i)推動中藥檢測科研──以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為平台,加快推動中藥信息化及數碼化並促進共享共用,例如明年初完成構建“數碼化中藥平台”,並開放作中藥鑒別及教育用途;

(ii)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中醫藥發展專員”招聘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明年初到任。專員將統籌中醫藥專業及政策發展,與中醫藥界聯繫,共同制訂全面的《中醫藥發展藍圖》,並於2025年公布;

(iii)加強中西醫協作──2023‑24年度起,將中醫復康加入“中風治療”臨床框架、在日間化療中心開展全新的“癌症治療”先導項目,以及繼續探討把中西醫協作推展至更多新病種(如老年退化性疾病等);及

(iv)推動香港首間中醫醫院的籌備工作──香港首間中醫醫院預計2025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醫院將與內地中醫醫院建立合作機制,支援持續發展。

  跨境醫療協作

149. 我們會增加兩地醫療合作,貢獻國家“健康中國”策略,措施包括:

(i)支持國家醫院認證標準國際化──醫管局會重啟醫院認證計劃,確保管理及服務達到國際水平,並支持深圳市衞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在香港成立辦事處,助力國家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水平;

(ii)推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明年擴大“長者醫療券”適用範圍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目標先增加約五間醫療機構作為提供基層醫療服務試點;也會涵蓋例如深圳的個別指定牙科醫療機構;及

(iii)善用大灣區醫療服務──於合適的大灣區醫療機構(包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香港市民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紓緩本港公立醫院服務壓力,縮短市民輪候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