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李家超《2023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3-10-25 16:12:21


 

  地區環境

155. 政府會推行“悅目亮麗城市計劃”,加強美化城市,包括重點打造城門河及元朗明渠為賞花熱點、在主要節日美化主要道路中央分隔帶及迴旋處花床等園景,以及為合適球場、體育場館外牆及洗手間注入藝術及設計元素等。政務司副司長會負責統籌。

  團結力量 說好香港故事

156. 我們會團結愛國愛港力量,把香港自由、開放和中外融合的實際情況、“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和整體機遇等,向香港內和國際社會積極宣講,把真實的香港故事向世界說好。

  (八)青年興 則香港興

157. 青年是香港的未來。我們會用好香港的教育優勢助青年發展,孕育青年的未來,同時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發揚傳統學術教育同時,大力提升職業專才教育地位,培養有認受性的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建設教育高地、人才高地。

  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158. 香港專上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是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我們將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讓香港學生更獲益,更有國際視野,專上教育有更專業和優秀的擴展空間和生命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城市地位,把香港專上教育提到更高台階,措施包括:

(i)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專上院校可因應本身條件,循序漸進吸引更多外國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以高質量教學和配套,讓專上院校擴容提質;

(ii)擴大獎學金計劃──上學年,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學生並受惠於政府的“一帶一路獎學金”和教資會資助大學的不同獎學金計劃的總人數約2 500人。我們會向“政府獎學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2024/25學年起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五成;並會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由每學年300個提升三分之一至400個,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及進行研究。我們亦會持續推行“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每年資助100名優秀本地學生升讀境外知名大學,擴闊本地學生的環球視野;

(iii)增加宿位──教資會資助大學將繼續推展多項宿舍項目,目標在2027年之前增加合共約13 500個宿位,照顧包括新增學生的需求;

(iv)支持自資專上院校提升校舍──明年推出新一輪批地計劃及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支持自資專上院校發展及改善校舍,支援更多教學活動;

(v)增加在港留學生學習及增值機會──11月起,暫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增進他們對在港工作的體驗和認識,提升畢業後留港發展的意欲。安排將試行兩年,受惠學生超過35 000人;

(vi)提倡多元文化學習體驗──2023/24學年起,教資會會向“內地與環球連繫及學習體驗資助計劃”額外注資1億元,鼓勵資助大學提供更多境外交流及學習機會,提倡多元共融的國際化學習環境;及

(vii)推進“北部都會區”專上教育建設──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加強合作,通過區內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