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物建築“活起來”的雙重路徑與三道保障
http://www.CRNTT.com   2023-02-09 10:24:00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據中國文化報報導,長期以來,文物建築更加注重以搶救性保護為代表的“保護”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穩步邁進和文物保護觀念的發展變化,對其開展活化利用、保護與利用並行逐步成為工作重點。2022年全國文物工作會議提出新時代文物工作的22字方針,即“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為文物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動文化遺產傳承和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促進文旅融合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下“十四五”時期文保事業穩步提升、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家及地方出台相關政策和指導意見,落實文物建築的保護與利用,開展文物建築活化利用的相關實踐,正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積極有益探索。基於文物建築不同價值、不同權屬等因素,如何讓文物建築的保護與開放利用並行,讓文物建築“活起來”是文保工作者持續探索的目標。

  功能屬性的靈活賦能與空間使用的多樣探索

  文物建築活化利用,一方面對其功能屬性進行調整,賦能老建築,煥發新活力,另一方面對建築空間的使用進行適宜性的探索和多樣改造,為空間的更新使用提供適宜的物質載體,這可謂文物建築活起來的雙重路徑。

  基於建築原有功能特點,深度挖掘自身價值,選擇適宜性的功能定位,通過功能延續、功能置換、功能叠加等不同方式,讓文物建築煥發新活力。功能延續是文物建築活化利用較為積極的一種模式,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居住功能的延續,使用者對民居結構維修、墻面粉飾、安裝空調等進行性能提升方面的改造。二是公共服務及商業等原有功能延續,文物建築保存狀況良好,外部與內部均得到合理的維護,延續原有功能並對外開放獲取一定的人流量。

  功能置換是文物建築功能利用最主要的形式,主要置換為文化展示類和商業類。置換為文化展示類的文物建築原先多是名人故居,這種利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建築,且合理布置展廳開放後,具有穩定的客流量。置換為商業類的文物建築大多有異於原有功能,如浙江杭州西溪濕地風景區“淼森花境”,該建築群原為江西省民居及祠堂建築群,後經異地搬遷至此,現今由漢服體驗、生活用品展賣等功能組成,吸引公眾到古建築群旅遊體驗。

  功能叠加是對原有建築功能局部保留並增加新功能,形成復合功能。如杭州安雅堂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原為骨科醫館和住所,現為醫德展示館兼九洲大藥房便民服務點,在藥店的基礎上,增加了參觀旅遊、科普教育等功能,彰顯其歷史和文化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