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上萬考生報考故宮 文保成熱門行業?
http://www.CRNTT.com   2021-11-08 14:48:11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據中國青年網報道,“每年上萬應屆生報考故宮博物院想修文物”,日前,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意外上了熱搜。

  這樣“上萬人爭幾十個名額”的情形大可比肩公務員考試,也給人一種錯覺,難不成文博專業已經走出“大冷門”的行列,文保行業成為趨之若鶩的熱門行業了嗎?現實告訴我們,并非如此。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國務院關於文物工作和文物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還提到,我國文物機構隊伍依然薄弱,“小馬拉大車”現象突出。全國縣級文物行政編制僅有5000多人,平均每縣不足2人;文物考古行業工資待遇偏低、工作條件艱苦,人才流失嚴重,一些市縣文博機構長期面臨專業人才招不來、留不住的困境。

  一邊是每年上萬人想要踏進故宮的門檻,一邊是市縣基層博物院無人問津。看來,應屆畢業生想去故宮上班的熱情遠遠大於修文物的熱忱。無論從人才吸引力還是綜合實力來講,故宮博物院和其他博物館高判立下。那麼,同是博物館,為何卻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境遇?值得反思。

  這幾年,隨著一些紀錄片、文化精品節目的播出,故宮頻頻“出圈”,一股“故宮熱”、“考古熱”席卷全網。故宮無疑是傳統文博行業煥新的引路人。但是,故宮畢竟只有一個,文物有限、名額自然也有限,2019年4萬多人報考故宮修文物,只招收了88人。

  當然,這不能苛責畢業生的選擇,待遇高、福利好、科研環境好,自然專業人才集聚,何況故宮自帶光環。這些優勢顯而易見,勿需贅言。

  但是,全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有5788家,而故宮只居其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衆多基層博物館更需要被“看到”,尤其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比如,擁有近2萬處文物點的甘肅雖為文物資源大省,卻稱不上是文物保護工作大省;全省文物工作人員接近3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不足二成。<nextpage>

  放之全國,很多市縣博物館和當地文管所、文物局還是一套人馬兩套班子,博物館日常工作以文物“看護”為主,關注最多的還是防火防盜安全性問題,而沒有充足經費,難遑論其他。如此現狀,怎能指望專業技術人才甘願栖居?

  然而,如果無法解決人才下沉的難題,意味著更多文物面臨永久滅失的後果,這并非危言聳聽。文保專家詹長法曾表示,近三十年來,中國的不可移動文物點大概消失了四萬多處,在76萬處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中有17.7%保存狀況極差,這一損失因素與文保修複人才不足有直接的關系。

  “三年打雜,十年入行”,我國傳統文物修複中的這句俗話也從側面說明,這一行的門檻從古至今都不低。現在,文物保護不單是手藝活,還需要掌握科學分析技術。正如文保專家所言,文物保護如同醫學一樣,既需要有外科醫生——修複者,也需要有內科醫生——科學保護者;既需要有檢驗科——科學儀器分析室,又需要有治病場所——文物修複實驗等。

  但是,環伺我國高校文保專業人才培養與文保工作的一綫的人才需求仍然嚴重脫節。我國高校文物保護專業普遍設置於其它學科下,往往導致這一學科的邊緣化。

  面對我國衆多急需保護的文物,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時不我待。這些年來,很多專家都在呼籲為文物保護設立一門獨立學科,專門培養複合型人才。

  此外,針對人才需求脫節和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不妨參照地方高校和各級古籍保護中心聯合培養人才的方式,讓學生到各大型文物保護單位,通過“打雜”參與考古項目,加強專業實踐訓練。第一時間見證歷史的喜悅,讓學生真正感受文物的魅力,從而喚醒心中的熱愛,真正願意留在一綫,奉獻在一綫。<nextpage>

  當然,一個行業、地區僅憑專業技術人才“為愛發電”不牢靠、也不現實,更不利於形成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環機制。地方政府口頭重視不如因時而變,拿出實實在在真金白銀和人員編制,切實補短板強管理,形成與之匹配的福利待遇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文物遺產保護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博物館不僅承擔收藏、保管文物的責任,還有向社會公衆“詮釋”文物的義務,這也是文物真正服務社會公衆的獨特貢獻。在增加社會認同、價值引導的同時,需要更多社會資源和力量流向文物保護行業。

  如此看來,文物“出圈”只是第一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