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社論壇實錄:誰主香港沉浮?
http://www.CRNTT.com   2012-04-03 00:15:44


 
  胡偉星:管治思維需調整,培養代表草根大眾的政治人才 

  除了剛才提到的分配問題、貧富不均、公眾的質疑和不信任等問題,梁振英還需要重視香港的深層次矛盾。這裡面主要還是社會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牽涉到社會公正。這麼多年香港經濟一直在增長,但大多數人並沒有得到應有回報,特別是中下階層,這一點和台灣社會相似。中產階級也是一個問題,有利益訴求、向上流動、財富縮水的問題。這些都牽涉到特區政府的管治問題,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每況愈下,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再往深處挖背後的深層次矛盾,就是現在香港的既得利益集團同廣大市民利益差別和衝突越來越大,矛盾越來越激烈。剛回歸的時候還看不太出來,當時中央政府希望利用大財團和商業精英幫助香港進行平衡過度。在香港回歸前和初期,管治人才也多來自商業精英和港英時期的公務員,很少從下層草根中來。後來行政會議吸收了一些民建會和工聯會人士,但是這些人都沒有身居要津,直接參與管治,副局長以上管治人才還是從商業精英和既得利益集團中挑選。可想而知,他們的理念和心態和社會大眾的觀感形成很大的落差。這麼大的矛盾怎麼解決?中央政府一定要想清楚。既得利益集團在經濟利益上有收穫,政治權利上也兼得,很多人看不慣。廣大市民會覺得自己既沒有經濟利益,也沒有政治權利,還不能用選票去監督他們,所以很憤怒。這次選舉,市民的參與熱情大大提高了,還沒到2017普選呢,市民的參與程度就這麼高了,可以想像5年以後的情況。在這個問題上,中央傳統的泛統一戰線思維,一定要有些調整。要想清楚利用、培養什麼樣的管治人才,才能代表大多數市民和草根大眾的訴求,不能同社會現實太脫節,否則香港的管治還會出問題,陷入更傷腦筋的境地。突破管治問題上的怪圈,政制設計上也要創新與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