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社論壇實錄:誰主香港沉浮?
http://www.CRNTT.com   2012-04-03 00:15:44


王卓祺:特首選舉曝露建制內部的矛盾和撕裂,是一個新現象
 
  王卓祺:特首選舉曝露建制內部的矛盾和撕裂,是一個新現象 

  首先看看這次選舉的一些數據:梁振英拿到689票,唐英年拿到285票,何俊仁拿到76票,總共是1050票。這樣看,似乎有82張廢票,另外有64人沒有入場,加上何俊仁的76張,即是222票,假設泛民的203票全部投了抗議票或給了何俊仁,泛民之外只有19張票沒投給唐或梁。即是說,選舉之前的所謂“廢票運動”或“白票運動”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跟以前不同,這次是一場有實質競爭的選舉,也是一次撕裂型的競爭,而梁振英仍拿到689票,我覺得其實一點也不容易。 

  另外,唐英年拿到390左右提名,現在得285票,大概跑了100票。在中央政府高調講“大團結”和“顧全大局”時,唐英年仍有285票,很明顯看到香港“建制內”的既得利益階層,和泛民勢力客觀上統一陣線反對梁振英,反對中央支持的候選人,與中央政府號召的取向不一致,這是一個新現象。 

  這次選舉值得關注之處在於,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掩飾不了建制派裡面的矛盾、撕裂。“建制派”這名稱其實有一點問題,因為它掩蓋了很多階級(比如商界裡中小企和壟斷性資本之間)或者政治立場的不同。建制裡竟然有人採取和泛民一樣的看法,批評另外一位候選人是土共,很奇怪,完全不能想象。理論上,建制應該是親中的,但是竟然有人散播反共的看法,有些親中人士開始覺得這部分人在政治立場上敵我不分。 

  從這選舉中我們起碼看到兩方面事情。第一,經濟利益或社會利益的裂縫,需重新審視。第二,在政治立場方面,建制內部有反中勢力,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