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應如何應對美國的貨幣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6 00:26:55  


美國通過壓低利率價格、匯率價格,使得美國的生產要素價格在短期內迅速優於競爭對手。
  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紅旗文稿刊載中信銀行副行長曹彤的長文指出,2010年9月末,巴西財長曼特加警告,國際貨幣戰已經爆發,這可視為政府官員第一次在國際場合正式指出國際貨幣戰的存在和狀況。目前全球的主要貨幣相對於美元幾乎都處於升值狀態中,如日元升幅已超過12%,歐元儘管剛剛擺脫主權債務危機,卻也已經迅速升值2%。獲利者除美國外別無他國。然而,貨幣升值的國家卻不能採取任何行動,像巴西這樣稍作干預,甚至作為美國親密盟友的日本,僅僅做做干預的姿態,都立即被IMF和所謂國際主流媒體視為干預自由經濟和自由市場調節機制。這恐怕就是引發曼特加感嘆貨幣戰已經爆發的主要原因。

  一、美國為什麼要發動推動他國貨幣升值、本國貨幣貶值的貨幣戰

  1971年,美國政府擅自單方面放棄了“雙掛鈎”責任(美元與黃金掛鈎,全球貨幣與美元掛鈎),使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崩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1976年通過了“牙買加協議”,其核心,一是多元基準貨幣,二是浮動匯率制度。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不僅沒有降低美國的國際金融霸主地位,反而合法地使美元擺脫了限制超發的國際義務,並可以利用匯率浮動的機制,限制和干預其他國家的經濟、金融甚至政治事務。

  “牙買加協議”的實施,導致國際資本大量流入美國。1985年,美國結束了長達71年的國際淨債權國地位,成為國際淨債務國,並開啟了當代美國獨有的經濟循環模式:經常賬戶項下的逆差由資本項下的順差彌補。從1985年至今的25年時間里,儘管經常賬戶逆差持續放大,但國際收支逆差卻都控制在GDP的1%範圍內。也就是說,在長達25年的期限內,美國借助全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每年占用他國的資本來滿足本國的消費,且這一趨勢日漸擴大,難以逆轉。無疑,這一模式具有明顯的內在矛盾:一方面,一旦美元失去國際信任,或遇到其他國際貨幣的挑戰,國際資本淨流入將會減少,導致沒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其對超量進口商品的消費;另一方面,如果美國國內消費無節制膨脹,超過國際資本淨流入所能提供的支撐,則經常賬戶項下赤字將無法彌補,國際收支失衡。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美國模式破產。

  本次金融危機,雖未出現上述兩種極端情況,但對美國模式產生了階段性、結構性影響。金融危機使得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短時間內無法像從前一樣,將國際資本源源不斷地送到美國民眾手中。因此,至少在中短期內,支持過度消費的金融模式面臨著調整。這就阻斷了國際資本向美國消費者的傳遞,大幅降低了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消費對美國GDP的貢獻在70%以上),進而產生大量失業,實體經濟惡性循環。這種資金鏈條的中斷,對美國而言,雖還不至於導致美國模式破產,但意味著美國模式的暫時中斷,意味著美國必須或修復舊有模式,或重建新的過渡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