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鴻寶浮沉 大盂鼎、大克鼎流傳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0 00:17:00  


 
  “謹守護持,絕不示人”

  潘祖蔭病逝於1890年年末,6年後,他的夫人也在北京去世,由於二人終生未育子嗣,潘祖蔭所有的遺產就由比他小了整整40歲的弟弟潘祖年全權處理。

  當潘祖年得悉嫂子去世,從千里之外的蘇州趕到北京奔喪,時間已經過了一月有餘。就在這段時間,“滂喜齋”、“攀古樓”中已有大量藏品被盜。

  潘裕達說:“好婆曾聽我的曾祖祖年公說起過,當時明確丟失的是幾套完整宋版書的第一册。這應該是家賊所為,拿了那些書出去估價了。如果不是曾祖趕到,恐怕還要丟失更多。其餘的零散藏品究竟丟了多少,更查不到了。”

  潘祖年顧不上追查被竊的藏品,匆匆處理好善後,將潘祖蔭的藏品和靈柩一同裝船,順著京杭大運河運回蘇州。其中就有著名的國寶大克鼎和大盂鼎。另有銅鐘和銅鼓兩大件,因又大又重無法搬運,只得就地送了人。不過,潘家後代分析,以潘祖年對兄長藏品的珍視,絕不會將這兩件寶器輕易流轉他人。送出銅鐘和銅鼓,或許就是在營造一個“潘家敗落,藏寶流失”的假象,讓大盂鼎、大克鼎能夠“暗度陳倉”。

  潘祖年之所以急於離開北京,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盡快將大盂鼎、大克鼎帶出“虎狼之口”。當世之時,金石之學大盛,清朝官宦、文人多有青銅器收藏之癖。皇都之中,權臣貴胄眾多,對大盂鼎、大克鼎垂涎已久的大有人在。比如清末重臣端方。

  端方也是清末著名的收藏、金石大家。與大克鼎一同出土的另一件重器小克鼎,當時已在端方手中。潘祖蔭在世之時,端方就曾多次欲購大盂鼎為己有,無奈出價再高,潘祖蔭也絕不割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