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美日利益交叉衝突 需新戰略框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00:13:32  


 
  其三,承認中國在經濟總體上將很快超過日本,而日本的出口經濟又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越來越依賴中國市場的前提下,要超前開拓下一個市場領域。但是沒有考慮到日本在東亞、東南亞的政治和經濟信賴度的問題。遠則日本對侵略亞洲歷史反省的不徹底,近則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日本的作為令人心寒。

  說一些題外話:如果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一個國家首腦公開鄭重地提出一個方案而得不到相應的反應,是很丟面子的事情,但是,雖然中日兩國都是重視“面子”的國家,但對面子的認識不盡相同。日本對自己的提案遭到國際社會的冷遇並不一定在意。同時,又不會輕易放棄。這種“韌性”是日本民族思想方式的特點。他們還可能不斷地“不合時宜”地提出這一提案,等待能夠實現的機會。而且,國際形勢的變化也不能否認這種機會就一定不會到來。日本多年來一直回避加害的一面而強調是核爆受害國,譴責美國在二戰中使用核武器,被美國人恥笑。但這次終於等到了奧巴馬表示美國對使用核武器有道義上的責任,就是一例。

  3.中日之交宜冷不宜熱

  中日關係自2006年以來,基本處於平穩狀態。也聽不到“政冷經熱”之類的提法了。接受前幾年的教訓,在今後與日本的交往中,我們是否應該認識以下幾點:

  一是中日關係不一定要努力去“熱”。自然的“熱”是可以的。比如金融風暴之後,中日的經濟往來是很“熱”的,但沒有被媒體炒作,也就沒有成為矚目焦點,同時也沒有發生大的問題。但是一有風吹草動,就鬧到不可開交,要拿出很大精力來修復關係,表明“中日友好”的傳統作法,不可取。

  “宜冷不宜熱”的要點在於將日本看作一個“普通國家”,以冷靜的態度觀察之;平等的心態對待之。對等相處,就事論事。

  鳩山首相已經表示希望今年正式訪華。如果民主黨可以執政四年、八年,以至更長的話,日本對華態度暫時不會有多大改變。

  與在自民黨內有一批堅實的“知華派”不同,民主黨內真正的“知華派”可能只有小澤一郎等屈指可數的幾位。小澤對黨內的影響不會太長了。而佔民主黨主體的年輕政客,都是完全接受戰後教育,大部分有到歐美留學或工作經驗,從心信奉西方所謂的民主、平等。在不滿美國視日本為附屬國的同時,對中國也抱有極大的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由於對中國前幾年對日外交姿態的反感,加之日本人特有的狹隘民族意識,這些人和他們所代表的日本年輕一代,厭華心理很強。

  所以當日本政只相對年輕的一代開始真正掌權後,日本社會整體的對華態度將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中國需要對此有一定的超前考慮和思想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