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軍隊八十年歷程 展現民族意志與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1 14:01:48  


解放軍成批列裝殲10戰機。(資料圖)
  今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八十周年紀念日。八十年來,就如軍歌中唱到的那樣,“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人民軍隊在與國內外強大敵人的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勝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績,成為了一支為人民所熱愛,為敵人所畏懼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回顧人民軍隊所走過的光輝歷程,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軍隊的勝利,是它的宗旨和人民性所賦予的,人民軍隊的勝利之路,是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犧牲、浴血奮戰之路,是發揚黨的三大作風,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之路。人民軍隊八十年的光輝戰鬥歷程,展現了中國人民求生存求發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意志和能力,也為世界軍事歷史留下了獨領風騷的豐厚遺產。 

  英勇善戰以弱勝強 

  八十年前,經歷了近百年屈辱的中國人民,終於盼來了第一支真正屬於自己的人民武裝。 

  人民軍隊是在白色恐怖的大屠殺的血泊之中誕生的。從她誕生那天起,就面對著帝國主義勢力和國內反動派的聯合“圍剿”。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人民軍隊踏上了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人民當家作主新國家的浴血征戰之路。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支弱小的人民武裝與帝國主義支持的、在裝備和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國民黨軍隊進行了殊死的戰鬥,多次粉碎了敵人的重兵圍剿,即或是遭遇重大的挫折甚至幾近覆滅,卻始終保持堅定的革命信念,昂揚的戰鬥意志,克服世所罕見的艱難與曲折,長驅兩萬五千里長征,在世界戰爭歷史上豎立了一座史無前例的豐碑。 

  當日寇的鐵蹄踏破大好河山,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之時,僅數萬人的人民軍隊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在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紛紛潰退的情況下,挺進敵後;打擊敵寇,發動群眾,建立了一個又一個抗日根據地,在敵後戰場以戰鬥的勝利鼓舞了全國人民,團結了全國人民,人民軍隊也在敵後抗日遊擊戰爭中成長壯大,成為了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八年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抗擊了侵華日軍的大部和幾乎全部偽軍,殲敵170餘萬人,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認為消滅共產黨的時機已經來到,憑藉數百萬美式裝備的軍隊,悍然發動了內戰,人民軍隊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制定的戰略方針,以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和善於鬥爭的高超指揮藝術,在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之後,轉入戰略反攻和戰略決戰,先後發起了氣勢磅礴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消滅了國民黨軍的重兵集團,繼而橫渡長江,解放了中國大陸。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又一次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美帝國主義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人民軍隊又一次背負著歷史的重任和民族的希望,走出國門,迎接挑戰,迭挫強梁,揚威異域,將以世界頭號強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從鴨綠江邊趕回了三八線。在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地拒外來威脅於國門之外,遏侵略兇焰于初臨之時。 

  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和輝煌勝利,一洗百年恥辱,振奮了全國人民,也震撼了世界。有人曾經這樣評價參加了這場戰爭的人民軍隊將士:數百年里第一次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抹去那種黑色屈辱胎記的,是那藐視一切敵人、勇往直前的志願軍將士。中國今天能這樣站立著,是因為黃繼光在前面,是因為志願軍當年在上甘嶺站立著。 

  人民軍隊在跨出國門迎擊頭號強國的同時,還在國內消滅了貽害荼毒人民上百年的匪患,粉碎了帝國主義勢力企圖分裂中國的企圖,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中華民族團結興盛的偉大壯舉。人民軍隊前僕後繼的英勇戰鬥,改寫了中國近代史:中國不再是一個任由列強宰割的狩獵場,割地賠款的屈辱劃上了句號,無數仁人志士泣血追求的“獨立自由的新中國”從此屹立在世界東方。 

  在新的歷史時期,胡錦濤同志對人民軍隊提出了“英勇善戰”的要求。這既準確地反映了人民軍隊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也為人民軍隊的建設和今後的任務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人民軍隊只有做到敢戰,才能制戰,只有善戰,才能止戰。面對強敵,必須英勇善戰,敢於拼搏,才能肩負起保衛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神聖使命。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人民軍隊在艱苦的革命戰爭中培育起來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人民軍隊戰勝困難戰勝敵人的重要法寶。 

  在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靠艱苦奮鬥,克服了經費物資極度匱乏的困難,用敵人的繳獲補充自己,用自力更生來克服敵人的重重封鎖,以常人難以想像的精神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贏得一次次勝利。新中國建立之初,面對帝國主義的技術經濟封鎖和核訛詐,人民軍隊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展國防建設,“兩彈一星”為我們贏得了幾代人的和平。事實證明,等是等不來的,靠是靠不住的,要是要不到的,越是帝國主義“卡”我們的地方,我們的發展越快。人民軍隊一直是在與比自己強大的敵手作戰,武器裝備始終處於相對弱勢,而任何侵略者也不會等你足夠強大才與你開戰,相反,他們為了保持這種相對強勢,會千方百計對你進行封鎖和刁難,而我們依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人民軍隊就是在這種困難的境遇中逐漸強大起來的。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僅僅是人民軍隊的傳統,更重要的在於它是一種精神和戰鬥力,它是保證人民軍隊在任何條件下戰勝來犯之敵的精神凝聚力,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脫離群眾的重要前提,是人民軍隊打得贏、不變質的根本保證。 

  今天,環境和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人民軍隊的物質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武器裝備也有了飛躍式的發展,但我們始終要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胡錦濤同志語重心長地指出:要充分認清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軍情,牢固樹立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始終貫徹勤儉建軍的方針,任何時候都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奢靡之風。 

  人民軍隊面臨機械化、資訊化的雙重任務,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我們必須立足于現有裝備,充分發揮自身特有優勢和長處,我們反對單純的“唯武器論”觀點,也反對任何形式的浮誇和不實之風,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戰鬥將比過去更加激烈、更加複雜,無論擁有多麼先進的武器裝備,失掉了精神和信仰的軍隊總是不堪一擊。 

  繼續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建軍的精神,大力發揚和提倡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更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任何軍隊都是屬於一定階級並為這個階級利益服務的,人民軍隊惟一的和根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軍隊的建軍思想和建軍原則以及由此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是服從於這一最高宗旨的——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我軍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根本標誌。” 

  人民軍隊在八十年的歷程中,堅定不移地服務於人民革命鬥爭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心任務,人民迫切需要什麼,她就做什麼,以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要為最高準則,這使她迥然有異於歷史上任何一支軍隊。 

  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人民軍隊永遠承擔的是最艱險最困難的任務: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戰勝了國內外強大的敵人,保衛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成果,保衛了社會主義祖國的安全;擔負著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重任,是黨的政策的傳播者和實踐者;是革命的大熔爐,不同經歷和出身的人在這里百煉成鋼;能化腐朽為神奇,使百萬舊軍隊脫胎換骨,成為忠勇無畏的人民戰士。人民軍隊又是一所大學校,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各條戰線輸送了各式各樣的骨幹和人才;還是一支最有工作效率的生產建設隊伍,可以胼手胝足種田燒炭,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變天塹為通途;在人民群眾遭遇危難之際,她又是生命的希望。 

  為誰的利益而戰,標誌著不同軍隊的不同價值取向,反映著一支軍隊的性質與品質,進而產生不同的精神力量。在人民軍隊建軍八十周年之際,我們以崇敬的心情去再次回顧人民軍隊的勝利之路,是為了銘記和發揚這種力量的源泉。我們深信,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軍隊,將永遠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作者:庫桂生——國防大學教授、少將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