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已建成具威懾與實戰力現代武器裝備體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1 10:56:59  


中國陸軍99式主戰坦克部隊編隊開進。(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7月31電/中新社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有關負責人在建軍八十周年之際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作為軍事鬥爭和國防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解放軍武器裝備建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主要體現為已初步形成威懾與實戰能力相結合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基本體系等三個方面。 

  威懾與實戰能力相結合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基本體系方面,經過幾十年艱苦努力,許多國防重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一批新型裝備正陸續交付部隊,解放軍武器裝備結構不斷得到優化。目前,已初步建成快速機動、立體突擊的陸軍裝備體系,空海結合、適應近海防衛作戰的海軍裝備體系,空地結合、攻防兼備的空軍裝備體系,核常兼備、懾戰一體的第二炮兵裝備體系,綜合集成、一體化發展的電子資訊裝備體系,解放軍的威懾能力和實戰能力顯著增強,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並為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解放軍歷史使命提供強有力支撐。

  有力遂行重大行動的裝備保障任務方面,堅持以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適應有效履行各個歷史階段解放軍職能使命的要求,積極做好部隊裝備保障工作,使解放軍武器裝備綜合保障能力和水準顯著提高,部隊裝備品質結構和管理水準不斷得到改善,有力保障了軍事鬥爭和戰備訓練執勤的需要,並出色地完成搶險救災和支援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各項裝備保障任務。

  建成獨立完整、適應現代化武器裝備發展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方面,五十多年來,解放軍武器裝備建設依託逐步發展壯大的國家工業和科技基礎,目前已建成包括核、航天、航空、兵器、造船、電子等主要行業的專業門類比較齊全,設施設備日趨完善,科研、試驗、生產、維修協調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與世界先進水準差距逐步縮小,武器裝備和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提高也發揮出重要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回首解放軍八十年發展歷程,裝備建設實現從取之于敵到創立建設、自主發展、改革創新的歷史性跨越:新中國成立之前,解放軍武器裝備主要依靠戰場繳獲,僅能進行少量的簡單生產和維修;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抗美援朝戰爭和軍隊建設需要,中國進口了大量蘇聯裝備,同時抓緊建設自己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全面開展三軍主戰裝備的仿製。

  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建成大中型軍工企業一百多個,科研機構增加到二十多個,國防科技工業初具規模,迅速實現武器裝備的制式化和初步國產化,這個階段成建制引進和全面仿製相結合,奠定了國防科技工業的基礎;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後,依託國家工業基礎,用較少投入,建成比較完整的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體系。這個階段在常規武器裝備發展實現由仿製為主向自主研製重大轉變的同時,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尖端武器裝備研製取得歷史性突破,打破少數國家核壟斷,使中國在世界尖端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解放軍武器裝備建設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大局:改革開放初期,堅持走多研製、少生產、少而精的發展道路,按照“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方針,重視關鍵技術預先研究,努力搞好技術儲備;針對世界新軍事變革不斷深入和國家安全形勢的重大變化,重點發展能夠適應未來資訊化戰爭需要的高技術武器裝備。特別是一九九八年分別成立總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實現對武器裝備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全系統全壽命管理,一批高技術武器裝備陸續研製成功並配發部隊,標誌著解放軍武器裝備建設進入科學發展的全新歷史階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