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聚焦中國軍隊文職人員:不穿軍裝的軍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1 12:08:59  


資料圖:軍隊文職崗位招聘會上受歡迎。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軍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人才引進管道不斷拓展。2005年開始施行的文職人員制度,是充分利用社會人才資源服務部隊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這一制度從體制上改變了軍隊人才隊伍的構成—— 

  2005年6月2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決定在軍隊實行文職人員制度,將部隊部分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保障崗位改由非現役人員擔任,把有限的現役幹部員額用於指揮作戰崗位,以不斷增強我軍適應資訊化戰爭的能力。從此,文職人員進入我軍組織構成的正式編制序列。 

  按照文職人員條例規定,各項工作在全軍範圍內有條不紊地逐步展開。2006年3月,全軍文職人員聘用工作正式部署,計畫用3年時間將文職人員編制聘滿配齊。這一年,全軍共聘用文職人員6000余名,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牌院校畢業生在內的眾多優秀人才走進軍營。 

  在紀念建軍80周年之際,記者走進這個年輕的群體。在醫療戰線的護理崗位,在科研單位的實驗室,在院校的三尺講臺上,剛剛步入軍營的文職人員,以他們的學識和赤誠,以他們的敬業和勤奮,盡展風姿,譜寫華章,成為軍營一道獨特的風景。 

  是的,共和國軍隊的首批文職人員,雖然他們走進人民軍隊的行列只有一年,但已經初試鋒芒,嶄露頭角,為我軍人才隊伍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部隊建設一支新的生力軍。 

  我軍編制體制幾經調整,官兵比例結構不斷優化,為廣泛利用社會人才資源服務軍隊建設,文職人員制度應運而生 

  2006年我國政府對外公佈: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圓滿完成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方案確定的任務,如期裁減員額20萬。與前幾次編制體制調整改革有所不同的是,這次調整精簡的重點是幹部,裁軍20萬人中有17萬是軍隊幹部。這預示著數十類以前由幹部擔負的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保障崗位,不再完全由現役幹部擔任。我軍文職人員制度則是為了順應這一改革而誕生。 

  實行文職人員制度,外軍已有百餘年歷史。由於文職人員不受服役年限、軍銜晉升等限制,可以靈活便捷地使用社會人才。實行這一制度,既可以把一些現役軍人從機關或業務部門中替換出來,充實到作戰部隊,又可以有效吸引保留優秀人才,所以,世界各國軍隊都把廣泛吸納文職人員作為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一項重要軍事制度。 

  我軍文職人員制度的施行,經歷了一個逐步探索發展的過程。早在1988年,為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我軍開始實行文職幹部制度。這一制度的實行,對保留業務骨幹,優化幹部結構發揮了重大作用。但由於文職幹部仍保留軍籍,基本套用現役軍官的辦法進行管理,使這項制度在減少幹部數量、減輕退役安置壓力方面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主席強調要注重軍隊人才和地方人才的相容發展,積極探索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發展路子,加大從社會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的力度,以更好滿足軍隊建設日益增長的高素質人才需求。胡主席這一重要指示,為我軍建立和實行文職人員制度指明了方向。 

  客觀上,近幾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家不斷創新各類人才開發管理和使用機制,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和主管道作用日益凸顯,依託市場選拔我軍建設急需專業人才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在這一大背景下,文職人員制度的出臺和實施已是水到渠成。 

  2006年是文職人員聘用工作開局之年,各用人單位積極探索聘用模式,大量社會優秀人才通過競爭步入軍營 

  打造一支具有較高素質、堪當重任的文職人員隊伍,必須從引進這個源頭抓起。經中央軍委批准,2005年12月,總政、總後下發了《聘用文職人員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採取先易後難、分段實施、逐步到位的方式,積極穩妥地開展聘用工作,大力吸納社會優秀人才為軍隊建設服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