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思維與前瞻
工、農、中、建四家國有銀行是中國金融業的主體,是社會資金的主要籌集者和供給者,是金融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但由於體制上、政策上、經營上的多方面原因,長期以來,四家銀行存在著不良資產比例高,資產損失嚴重,資本充足率低,盈利能力差,機構臃腫,人員過多等多方面的問題。……
|
|
透視俄美關係:俄羅斯重塑俄美關係
近期以來“俄羅斯因素”在國際舞台上十分搶眼,其外交主動進取的新態勢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俄羅斯在內外政策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勇於堅持國家利益,公開對美國說不,與美關係抗爭的一面日漸突出。美國及西方國家政要已對俄表示不安和警告,美副總統切尼甚至在五月初對俄發出狠話……
|
|
透視俄美關係:美俄會否陷入新的冷戰?
近期,美俄關係的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911恐怖襲擊之後,兩國關係一度進入“蜜月期”,但很快裂痕再次顯現出來。轉入2006年,美國對俄方的指責聲加大,雙方的爭執加劇,關係陷入低谷。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警告說,美俄兩國關係有滑向新一輪冷戰的現象。……
|
|
「台灣主體意識」辨析與構建新型的兩岸關係
陳水扁在經歷「三合一」選舉慘敗後,閉門良久,苦思對策。經過一段冗長的沉默後,拋出了「元旦文告」和「春節講話」,採取了新的主動進攻:大談「台灣主體意識」,說要推行「台灣主體意識路線」;接著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及「自下而上的憲改」;又以「國家認同」為由提出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為兩岸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
|
中國崛起與台灣社會統一動力的重建
對於中國大陸來說,最好的情況是,台灣加入到中國整個的崛起過程之中,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統一,在逐步統一的過程中獲得雙贏;如果最高目標無法實現,那麼台灣應安於現狀不至於妨礙中國的和平崛起,統一問題讓時間和形勢決定。……
|
|
亞洲區域合作方略
在亞洲,目前已有三個次區域合作組織,它們是東盟、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和上海合作組織。在這種情況下,推進亞洲區域合作的最好辦法,應是以這三個組織為載體,通過它們之間的交叉、滲透、合作和競爭,來實現全區域的整合。……
|
|
中印緬孟:建構南亞合作機制
中印緬孟區位優勢突出:印度西瀕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南臨印度洋,扼亞、歐、非、大洋洲海上交通要衝;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瀕臨孟加拉灣,是印度東海岸最大的海港,同時是亞非和中東地區的空中樞紐之一,也是通往印度各地的水路、陸路和航空中心之一。……
|
|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種生產關係和社會形態的創制
至少從邏輯上講,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不難理解的,因為“過渡時期”之後當然就是要建設一個社會主義性質的、過去不曾有過的新農村了。半個世紀之後,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再次明確提出這個建設目標或任務, 並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決議》,……
|
|
用新農村建設統領新時期的「三農」工作
近幾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大了對農業、農村的支持力度,採取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三農」政策,使得農業、農村發展出現重大轉機,糧食生產連續兩年大幅度增產,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市場明顯轉暖。……
|
|
中國「睦鄰、安鄰和富鄰」政策解讀
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要取得成功,必須要處理好與週邊國家的關係,營造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但由於歷史、國際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國與週邊地區國家一直存在很多問題: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參與國際和地區合作的經驗也不夠豐富,週邊地區國家對中國也不夠了解,中國與週邊地區關係也時起時伏。隨著新世紀的到來,……
|
|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與中美關係
近一二十年來,特別是進入廿一世紀以來,由於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等一系列理性務實的方針,中國呈現出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面對中國的發展,人們普遍持熱情歡迎與鼓勵的態度。但也有人擔心中國這樣發展下去會不會挑戰現有國際秩序和現有大國的主導地位?會不會走上歷史上後興大國與既有大國相沖突的老路?我認為,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完全是不必要的。……
|
|
和諧世界: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總綱
二○○五年九月十五日,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成立六十週年首腦會議」上,發表《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話,第一次正式、公開地向世界昭示了中國將努力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在這之後,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又多次在重要的國際場合,闡述了中國關於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和認識。……
|
|
如何發展中日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編者按:如何發展中日之間長期友好合作關係,是當前中日兩國有識之士深思的重大課題。本文作者深入分析了當前兩國關係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發展趨勢,探討了雙方關係惡化的原因,提出了穩定、改善與發展中日關係的近、中、遠期目標和政策建議,值得讀者垂注。……
|
|
中日東海之爭與海權·海洋法
雖然洲際核武器和陸上大量殺傷武器已經發展了六十載,海權的戰略意義仍是不容置疑的,且冷戰後愈加重要。與大家的期望相反,一九八二年通過的《海洋法公約》並非解決國際海洋紛爭的靈丹妙藥。譬如,它的兩個最主要的原則 - 大陸架自然延伸和專屬經濟區 - 是相互衝突的。……
|
|
東海警戒:合作之海還是對抗之海?
日本經濟產業相中川昭一(Shoichi Nakagawa)於二○○五年七月十四日下午在東京召開緊急記者會,宣佈給予日本「帝國石油株式會社」實施中日兩國間有爭議海域東海海底資源探查試採權,並同時將三個已正式投產之中國油氣田:「春曉」、「斷橋」、「天外天」,另命名為「白樺」、「木南」、「桔梗」油氣田。……
|
|
中國經濟:新規劃的精彩脈動
告別「十五」走進「十一五」,中國經濟在更厚實的依托中帶給了人們豐富的猜想空間。而伴隨著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出爐,中國經濟的脈動軌跡已經清晰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
|
二○○六年中國經濟與宏觀政策展望
展望二○○六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低通脹的穩定運行格局,宏觀調控政策宜堅持「雙穩健」基調,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嚴控投資增長速度,努力調整國際收支狀況,實現「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
|
中日韓油氣合作:潛力、障礙與路徑
作為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區域,東北亞地區國家對於進行能源協調與合作的要求日趨強烈。在該地區,有著位居世界第二、三、四位的能源消費大國,也有居世界第二位的產油大國,建立多邊能源合作機制有著極為有利的地緣政治環境;但緣於該地區主要國家──中日韓三國能源政策與對外戰略的差異,各方難以找到共同能源利益的契合點,合作機制的發展遠滯後於經濟的發展需求。……
|
|
中國的能源結構與工業化路徑選擇
在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中國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平均為零點四,即GDP增長一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增長零點四個百分點。據此中國在考慮長期發展戰略的時候,曾經設想到二○二○年以前,能源彈性系數為零點五;但由於近年來能源的消費增長率大大超過了經濟增長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彈性系數已經分別上升到一點三二和一點六。……
|
|
國際油價上漲與中國的應對
作者指出,今後一段時期,國際油價仍將高位運行,國內石油供求依然偏緊,原油與成品油「價格倒掛」問題尚未完成解決,成品油價仍具有一定的上漲壓力。因此,需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國內石油市場穩定,維護國民經濟和居民生活的健康有序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