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月刊:台灣進入高度政治風險期

http://www.CRNTT.com   2024-05-20 00:03:01  


 
  (一)炮製“民主對抗威權”的虛假敘事

  台灣民主沉疴難愈,民主理想模糊化和民主實踐利己化態勢明顯,存在著重制衡輕民意等結構性缺陷,政治極化綁架執政政策,造成治理效率低下、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對兩岸關係也產生一定衝擊。

  一是構建兩岸對立話語。民進黨當局推行所謂的“民主與專制”二元劃分,把台式民主絕對化和神聖化,認為民主是檢驗一個地區發展程度的“試金石”,衹有發達地區才能享有民主制度,而落後地區則無法構建民主社會。⑩在“民主與專制”差序結構思維模式的驅動下,民進黨還對中國大陸的民主樣態進行詆毀,甚至在美國鼓動下,還妄想對中國大陸進行“民主輸出”和“顔色革命”。

  二是搶占虛假道德制高點。“台式民主”空有民主之名,諸多歷史局限和現實弊病已讓台灣淪為“民主窪地”。儘管自身民主“重病纏身”,台灣卻仍居高臨下充當“教師爺”,構建“民主政治神話”,⑪編造和渲染“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美國試圖打造所謂“民主價值觀同盟”,民進黨當局也積極迎合,多次參加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

  三是誤導台灣民眾身份認同。民進黨當局圖謀將民主政治化、工具化和武器化,以本地人與外省人之間的身份差異,煽動台灣民眾仇視中國大陸的情緒,利用排外主義吸引民眾對當局的支持,將台灣階級矛盾轉嫁到中國大陸,加大台灣民眾對於祖國大陸的疏離感和不認同感。

  (二)加劇兩岸民意對撞,為兩岸統一後台灣社會治理埋下隱患

  台灣持續陷入民主失真、政治失能、社會失和的惡性循環。金錢政治、身份政治、社會撕裂、貧富分化等問題愈加嚴重。政治人物多精於紙牌屋的政治算計,善於鑽營各種黑箱操作。但民進黨不會就此認真反省,反而繼續加碼,在兩岸議題上也進行各種操弄。

  一是構造台灣共同體。身份政治凸顯了台灣現代民主政治衰敗的核心議題:如何重建集體身份認同?如何彌合被身份政治撕裂的社會?如何催生社會和政治凝聚力?對此,民進黨開啟了一場浩大的工程,加速在島內“台獨”布局,將“台獨”政治正確化,企圖在虛假的同質性氛圍中構建“台灣想象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