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月刊:台灣進入高度政治風險期

http://www.CRNTT.com   2024-05-20 00:03:01  


 
  二是豢養網軍。民進黨雖然以民主之名掌握了公權力,卻拒絕遵守民主原則和規範,利用人事任用權力逐步腐蝕民主建制,利用當局掌控的輿論和網軍左右選舉。民進黨每年耗費巨資豢養上萬網軍,不但控制媒體為民進黨選舉服務,而且直接參與各種暴力事件。如民進黨網軍頭目楊蕙如利用網絡論壇侮辱台當局“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導致蘇不堪壓力自殺。

  三是媒體行銷。現代選舉經常成為“行銷與管理的馬戲”,⑤民進黨也深諳此道,通過製造熱點話題、造假數字和話術欺騙民眾,加大行銷。例如,2020、2021和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在世界的排名,分別是第12、63和136名,但賴清德卻說台灣是全世界第1名。島內民眾嘲笑他是到了“睜眼說瞎話的地步”。

            三、對台灣政治體制的深層影響

  民主化退潮的大勢,已然成為世界性症候,而台灣也是此番浪潮中的重要一環。台灣在民主的形式之下所衍生的治理缺失,現在被民主的周邊關聯詞彙如“自由”與“權利”所掩蓋。但治理退位之後,黨派利益就會躍升為政治的核心。台灣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民主煩惱”,民主制度不但沒有保障反而在壓制台灣民眾的自由、平等和台灣的發展。

  (一)台式“民主”成為民眾“平等”的攔路虎

  對於一個社會而言,過度的平等必然會導致集體的不作為,但過度的兩極分化也必然會導致社會的撕裂。

  一是選舉變成“錢舉”。台灣的“民主選舉”表面上人人可以競選,但每個環節都是圍繞資本利益運作,候選人的廣告、演講乃至拉票花費動輒以數十億、上百億新台幣計算,遠遠超過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因此,台灣的“民主選舉”實質上就是金錢選舉和金錢民主,是被富人、權貴和媒體掌控和玩弄的一場豪華金錢遊戲,就是一場“民主變‘選主’、選舉變‘錢舉’”的選舉秀。為了獲得競選經費,候選人使用各種手段籌措資金,如競選捐款、政治游說、政商“旋轉門”等,以至於利益輸送、黑金等也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乘機“洗白”而合法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