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美能回複合互賴關係嗎

http://www.CRNTT.com   2020-10-25 00:02:52  


 
  (二)中美關係的脆弱性反應

  脆弱性(vulnerability)可以定義為“行為體因外部事件(甚至是在政策發生變化之後)強加的代價而遭受損失的程度。脆弱性相互依賴的衡量標準祇能是,在一段時間內,行為體位有效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做出調整應付的代價”。是以在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的今天,各國之間的貿易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別是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在貿易戰面前,沒有贏家,對中美雙方而言,祇是傷害多大、程度多深的問題。

  從宏觀的經濟資料看,美國高盛集團曾預判,如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美國的GDP損失大約為0.4%,中國則在0.25%左右;世界大企業聯合會基於出口資料撰寫的報告也顯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附加值幾乎相當於GDP的3%。這說明,如果與特朗普政府爆發貿易衝突,中國受到的損失將更大。

  從具體行業上分析,根據中美雙方的加稅清單來看,美國主要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進行制裁,而中國則針對美國的農業。顯然,中美貿易戰的爆發會使美國農民陷入焦慮。而在貿易戰影響下技術出口受到限制,中國的高科技行業會進入一段寒冬期,中興的困局正是美國在高新技術全球領先和中國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體現。

  從消費者個人角度上看,部分商品價格上漲,生活成本提高是兩國民眾必須面對的問題。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曾表示,美國超過41%的服裝、72%的鞋類和84%的旅遊產品都在中國生產,對這些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相當於對美國人加收一種隱性稅收。

  不同於美國高舉貿易保護大旗,向加拿大、墨西哥、歐盟加徵關稅,中國則是以遵循及維護多邊自由貿易規則為原則,積極與各國開展友好經濟往來。結合中美兩國為解決貿易戰所需承受代價而進行的舉措來看,中美貿易戰爆發美國經濟的脆弱性要小於中國,其承受能力更強,但中國為緩解貿易戰所需承受的代價的行動,似乎比美國更加迅速有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