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美能回複合互賴關係嗎

http://www.CRNTT.com   2020-10-25 00:02:52  


 
  1990年代前後,世界風雲突變,隨著蘇聯解體、不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轉型與改革開放、以及WTO(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中美之間的對話與交往也進入一個起伏和動盪的時期。進入21世紀,911事件的爆發使反恐議題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第一要務,在反恐議題上,中美迅速達成一致陣線,藉助反恐合作這個契機,中美關係迅速回升,多種對話機制也全面展開。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WTO,兩國之間的跨國組織等非國家行為體也迅速在彼此領域活躍起來。到了2011年1月,兩國發表《中美聯合聲明》,確認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建設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提出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大國關係,算是與奧巴馬將中國視為“建設性夥伴關係”相互呼應。至2017年4月,習近平與特朗普舉行海湖莊園會晤後,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首輪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首輪中美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等合作,依次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二、中美兩國複合相互依賴的合作需求

  中美外交關係起起伏伏數十年,可以說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到政府、從官員到民眾,中美雙方業已建立了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多個領域廣泛、深層且多樣的對話合作機制。總的來說,中美貿易關係存在幾個特色,首先是中美貿易體量大、領域廣、交織深,從相關數據資料中可得出總貌;其次,中美雙方在雙邊貿易中均是受益者,從國際分工的角度看,大批外資企業到中國投資建廠,組裝製造產品,銷往全球市場,中國的順差大多是承接了過去日本、韓國、台灣等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美的貿易順差轉移,而美國從設計、零部件供應、行銷等環節卻獲利巨豐。因此在全球價值鏈中,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總體上雙方互利共贏。

  同時,中美貿易的互補性高於競爭性。中美經貿合作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產業分工、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結果。中美兩國在經貿合作中都有著自己的比較優勢,通過對中美兩國貿易資料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在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中,美國多依賴中國,而資本密集型行業的情況則恰恰相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