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芮效儉向中評獨家講述美中外交秘聞
http://www.CRNTT.com   2013-03-29 00:13:52


芮效儉(左1)與霍爾布魯克、冀朝鑄1980年參觀雲南石林。(芮效儉提供)
 
  雖然中美1982年簽署了“八一七公報”,美方承諾逐步減少對台售武,但芮效儉指出,當時老布什總統正謀求連任,而他的家鄉得克薩斯州又是軍工企業重鎮,選舉人票多,布什希望通過此次軍售多拉一些選票。而美國情報界稱,台海的“戰機差距”正在擴大,因為中國大陸從前蘇聯那裡得到了蘇-27戰機,有可能部署到距離台灣較近的福建,從而形成對台灣的威脅,因此他們建議應馬上對台出售F-16戰機,而布什總統只是批准開始為台灣建造F-16飛機,這樣要到5、6年後才會交付。

  芮效儉表示,當時他收到華盛頓的指示,通知北京這項軍售計劃時,他當然不能說布什總統批准這個軍售的原因,只能將這項軍售放在建交以來軍售問題懸而未決的大背景下來說明。他說,中方足夠聰明,知道這個軍售主要是因為美國國內的政治原因,而不是要加強台灣分離的能力,但美中關係還是經歷了一段緊張期,“我在北京走到哪裡都是一片憤怒”,最後雙方還是以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對抗的方式,度過了難關。

  危機二:“銀河號”事件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1993年7月到9月間發生的“銀河號”事件是芮效儉在大使任上面臨的第二次美中關係危機。芮效儉說,這是因為美國情報機構認為中國的“銀河號”貨輪載有敏感化學物資前往與公開行程不同的目的地,而有趣的是,在這個事件的全過程中,美方得到中方很好的合作。

  芮效儉回憶道,當時他將信息轉告中方,中方表示已經進行調查,“銀河號”上沒有美方所說的化學品,問題在美方;而美國情報界堅持認為他們的情報是準確的,是中方不誠實。由於華盛頓不相信北京說的話,最後導致雙方的對峙,美國艦機尾隨跟蹤“銀河號”,局勢更趨緊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