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論壇:香港青年從政意願及顧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1 00:43:13  


郭偉強也有第一次選舉落敗的經驗,一度離開了政界,不過,後來他決定再來一次,憑自己努力和工會的支持,他終於在2007年當選區議員,2011年繼續選贏。
 
  劉國勳:今天中評社給了我們很多時間,大家可以充分討論。我們幾個經常見面,但沒機會像現在這樣深入講個人經驗。如果不是他講,我還不知道他的背景和經歷。大家可以先介紹一下自己,然後講自己的看法,慢慢討論。偉強跟我經常見面,知道他過去是立法會議員王國興的助理,然後當區議員。

  郭偉強:國勳與我也比較早出道,02、03年從政。我們當作交朋友,可以多講自己的背景,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不一樣。我2000年社工畢業,一畢業就去 了幫陳婉嫻議員,當時沒有刻意要從政,因為當時純粹是讀完社工,自己也很喜歡做人際溝通的工作。感覺上做議員助理,較做社工多姿多彩,因為社工每天都是見 同一類服務對象,而我想更多接觸社會,多見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人,從而更能了解整個社會。當時覺得做議員助理也不錯,於是就去做了。
 
  在立法會議員的地區辦事處工作,直接處理街坊的申訴。九龍東區有很多公共屋邨,來求助或投訴的都是基層市民,求助內容主要是有關房屋和福利等範疇,社工的培訓有很大幫助,較懂得運用社會資源來幫助這群人。
 
  我當初並沒有想過要當議員,做議員助理也很有意義,跟做社工一樣。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不想,會有別人引導你走。03年時,有同事建議我出來參選區議員,可 是只得半年時間的準備。事情來得很倉促,我連自己為何而選都還沒搞清楚,便走到最前缐。當時,純粹是從幫助別人的角度出發,希望提升層次幫助更多人,加上 做了三年助理,想要改變工作環境。恰巧有人跟你說“你現在做的工作,跟議員幹的活差不多,都是見街坊、處理個案,不如去試一下。”於是抱著嘗試的心態迎 戰。但由於時間緊拙及心理準備不足,表現未如理想。現在回頭看當時的宣傳單張,會覺得很好笑,從宣傳品的眼神、表情等等便看得出還未建立一套參政理念。雖 然嫻姐(陳婉嫻)在選區做了很多工作,而我亦是協助她的工作,理論上都有她的票帶過來,但03年時整個社會氣氛欠佳,兩個參選人都是年輕人,都是25歲, 都是社工,在那種氣氛下,選民揀了泛民一方。加上那個選區形勢複雜,有友好地區人士出選影響了選情,這都是不能控制的範圍。

  那次選舉輸掉後,曾經離開議員辦事處,轉去做青少年就業的社工工作。回去當社工,是個很好的時機讓自己總結一下未來的方向?回去做社工不到一年,工聯會 負責人告訴我,“你有沒有興趣再次出選?”自己細想之後,對社區工作還是很有興趣的,於是05年又回去幫王國興議員做助理。
 
   後期好一些,在選舉時,上司給了不少意見,工會也給予幫助。當初在工聯會做立法會議員助理,與工會的聯繫還不是很多。後來再做區議員助理,接觸工會的培 訓機會大大增加,工會的理念強化了,個人在精神方面也更為充實。明白在幫人之餘,也要有服務廣大打工仔的理想與信念支持,才能更好發揮參政議政的功能。這 樣就一直做到現在。
 
  我覺得,選舉的風險很大,除了每四年考驗一次工作實績外,社會的大環境氣氛及其他 周邊因素,都會影響民眾不一定挑選你。另外,地區人士幫你或破壞你,都有影響,這是最大風險所在。有的街坊經常開玩笑,問我什麼時候選立法會,我都是一笑 置之。因為大家都清楚,區議會與立法會之間,沒有一條理所當然的通道。從來沒有人敢保證,做十年、二十年區議員,就能參選立法會,因為兩個議會的選舉完全 不同。
 
  劉國勳:不是你講,我也不知道,原來你也離開過政界,通常離開的人,很少會再回來,你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到底是做議員助理好?做議員好?還是做政策研究好?你給了大家一個不同的選擇,就是做工會的工作。你有沒有認真的做過工會的工作? 
 
   郭偉強:其實我是有的,06至07年那一屆做過工聯會屬會文職及專業人員協會理事,當時他們在吸納年輕人參加工會工作,自己也有幸參與其中,吸收工會工 作經驗。我們雖然是工聯區議員,但都會義務參與工會理事,職責主要是定期開例會、進行決策討論及籌辦工會工作,並由工會秘書處落實工作。另外,工會有一些 標誌性的行動(如勞工權益、民生議題等),我們都要支持、參與。主要都是這些,不算太複雜。我參加的是文職工會,權益事件不算很多。反而做議員助理時,處 理勞工權益的事件比較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