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23年多地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
http://www.CRNTT.com   2024-02-04 15:08:42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截至1月30日,全國31個省(區、市)的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相關數據已全部出爐。從各地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和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情況看,面對外部壓力和內部困難,各地全力做好穩增長、促改革、保民生等各項工作,“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力量加速積聚。

  經濟大省“頂梁柱”作用明顯

  2023年,多地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特別是經濟大省“頂梁柱”作用明顯。廣東成為全國首個經濟總量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7萬億元,連續35年居全國第一位。江蘇居第二位,地區生產總值達12.82萬億元,擁有的“萬億GDP”城市增至5個。山東、浙江、四川2023年GDP分別突破9萬億元、8萬億元和6萬億元。河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132.39億元。

  經濟總量達到新量級的還有湖南,地區生產總值邁過5萬億元大關。重慶、遼寧、雲南攜手進入“3萬億元俱樂部”。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45.79億元,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個GDP超過3萬億元的城市。遼寧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209.4億元,雲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021億元,貴州突破2萬億元……

  從同比增速看,過半數省(區、市)GDP增速跑贏“全國線”。西藏以9.5%的增速領跑全國,增速較上年提高8.3個百分點。海南緊隨其後,增長9.2%。內蒙古同比增長7.3%,新疆、寧夏、甘肅、吉林、重慶分別增長6.8%、6.6%、6.4%、6.3%和6.1%。山東、四川、浙江、湖北均增長6.0%,江蘇、安徽均增長5.8%,河北為5.5%,遼寧、青海均增長5.3%。北京增速與全國持平,山西、上海、貴州、廣東、湖南、福建、雲南、天津、陝西、廣西、江西、河南、黑龍江低於全國增速水平。

  分區域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引擎作用不斷增強,西部地區發展潛力持續顯現。2023年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區、市)中,西部地區占7席,且均不低於6%。四川、重慶、雲南經濟總量實現新突破,內蒙古達到自2016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寧夏經濟增速連續7個季度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人均GDP首次超過7萬元,為歷史最好成績。

  東北地區全面振興蓄勢發力。吉林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時隔多年再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且三次產業增速均快於全國。遼寧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3%,連續4個季度增速高於全國。“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次年度增速高於全國,經濟運行低速徘徊的態勢發生重大轉變。”遼寧省統計局副局長侯巍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