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23年多地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
http://www.CRNTT.com   2024-02-04 15:08:42


 

  供需兩端合力實現新突破

  經濟回升向好,離不開供需兩端的協同發力。2023年,各地打出政策“組合拳”,推動三次產業穩步回升,重點行業支撐有力;“三駕馬車”匯聚合力,內需潛力加快釋放。

  以浙江和廣東為例。2023年,浙江在經濟總量站上新台階的同時,服務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額等關鍵指標均超過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也接近3萬億元。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工業投資連續3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佛山成為廣東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深圳成為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

  工業對經濟穩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2023年,各地高度重視製造業發展,絕大部分省(區、市)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較2022年增長近20%。工業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10個工業大省中有8個省份增速高於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江蘇、山東、安徽等省份增速都超過了7%。

  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隨著服務需求持續釋放,服務業加速復甦。2023年,北京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增速持續高於GDP增長水平,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七成。重慶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9%,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2.5%,成為增長主引擎。

  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市場活力增強。2023年,湖南假日旅遊、文旅消費、“夜經濟”持續引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6.1%。海南做好高端購物、醫療、教育“三篇境外消費回流文章”,全年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達437.6億元,增長25.4%,購物人數增長近60%。黑龍江冰雪旅遊火爆出圈,哈爾濱機場旅客年吞吐量2080.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居東北地區之首。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雲南產業投資增長10.5%,占全部投資比重達50.4%,規模遠超房地產開發和交通、水利投資之和,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為經濟發展蓄積了後勁。內蒙古新能源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70.1%,快於全部投資增速50.3個百分點。遼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近10年來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創造了“十三五”以來的最好成績,其中製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分別高出整體投資增速10個和11.2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韌性顯現。面對世界經濟復甦勢頭不穩、外需走弱、價格下跌、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等多重不利因素,廣東外貿實現正增長,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首次突破13萬家,同比增加9.4%。浙江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數量首次突破10萬家,合計進出口3.93萬億元,增長7.1%,占全省進出口比重首次超過八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