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承壓前行 殊為不易
http://www.CRNTT.com   2023-01-18 11:16:21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2022年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穩中有進,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1萬億元,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

  事非經過不知難。2022年,我們戰疫情、抗大災、穩經濟,闖難關、應變局、化危機,一步一個腳印承壓前行。這樣的成績,是在我國經濟總量連續兩年超過百萬億元的高基數上取得的,是在疫情反復衝擊、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的背景下取得的,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得來殊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回首2022年,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極不尋常的“V”型曲線。1月份至2月份主要指標明顯回升,實現良好開局。但受國內外錯綜複雜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一度面臨超預期下行壓力,二季度前期明顯下滑。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果斷出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最大限度形成穩經濟合力,較快扭轉了經濟下滑,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三季度增長3.9%,四季度增長2.9%。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兩個重要指標是穩就業穩物價。2022年,我國以糧食、能源為重點做好保供穩價,物價總水平持續平穩運行,CPI單月漲幅始終運行在3%以下,全年上漲2%,與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形成鮮明對比。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提前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目標任務。總體上看,雖然經濟增速與年初預期目標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項指標都較好完成,特別是實現了穩就業穩物價,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一些面向未來的結構性指標有突出表現,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隨著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措施逐步有序推進落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發力顯效,2023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拉長時間維度,過去5年,我們經受住世界變局加快演變、新冠疫情衝擊、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實現年均5%以上增長,好於全球平均水平。特別是疫情暴發3年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有效應對了全球5波疫情衝擊,在最大限度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實現經濟年均增長4.5%左右,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新時代1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居於全球首位。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挑戰,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複雜,國內經濟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越是環境複雜,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有產業體系配套完善的供給優勢,有勤勞智慧的廣大勞動者和企業家等人力優勢,只要把各方面的優勢和活力真正激發出來,就能夠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和大國戰略博弈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後程,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幹的過硬作風,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加快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齊心協力、踔厲奮進,中國經濟航船必將繼續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