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23年多地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
http://www.CRNTT.com   2024-02-04 15:08:42


 

  以新質生產力開啟新征程

  各地經濟“穩”的基礎得以夯實,離不開產業的“穩”,也得益於結構的“進”。

  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2023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4.4%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50.2件。廣東加快打造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

  擇“高”而立、向“新”而行,各地工業經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特徵更加明顯,經濟結構優化取得新進展。2023年,北京新型儲能、半導體器件、顯示器件、新能源整車製造等行業快速發展,增加值合計增長超六成。山東提速布局新產業新賽道,集中培育32個省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5個省級未來產業集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10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天津集成電路、車聯網、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產業鏈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中西部地區,河南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3年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3%、11.7%。湖北工業技改投資連續8個月增長加快,汽車行業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轉型,增加值由2023年上半年負增長回升至全年增長4.8%,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0.6%。陝西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均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成為新的“陝西名片”。在東北地區,吉林全面打造新材料產業發展高地,推動碳纖維產業加快發展,目前原絲、碳纖維產能均居國內首位。

  區域協調持續深化。2023年,河北引進央企二級、三級子公司實現歷史性突破,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1%。海南自貿港建設成型起勢,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六成。

  經營主體活力提升。浙江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截至2023年末,經營主體達103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9.6%。湖南堅持要素保障與環境優化並舉、梯隊培育與入庫指導並進,2023年末湖南在庫“四上”企業5.79萬家、同比增長11.8%,近3年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