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
http://www.CRNTT.com   2023-01-18 09:37:25


1月17日,浙江省建德市楊村橋鎮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包裝草莓。(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2022年,中國經濟頂住壓力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宏觀經濟大盤總體穩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

  “面對諸多超預期因素衝擊,能夠交出這樣的成績單殊為不易、成之惟艱。”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砥礪前行的結果,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勁和旺盛的活力。

  121萬億元意味著什麼

  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後,躍上新台階。按年均匯率計算,120萬億元折合美元約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從人均水平來看,2022年我國人均GDP達85698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

  康義表示,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持續提高,意味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意味著發展基礎更牢、發展質量更優、發展動力更為充沛,意味著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康義表示,2022年我國GDP增長3%,相比國際主要經濟體,也是一個較快的增速。不僅如此,就業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預期目標。在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價格形勢保持平穩,CPI全年上漲2%。國際收支持續改善,全年貨物進出口順差比上年擴大35.4%,年末外匯儲備餘額達到31277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整體來看,2022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多的內外部衝擊,但能夠實現3%的增速,充分反映出我國經濟的韌性、潛能和活力。”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

  產業發展基礎更加夯實。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工業“壓艙石”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全國工業增加值達到40.2萬億元,製造業增加值達到33.5萬億元,均居世界首位。

  內需總量規模繼續擴大。儘管遭受疫情反復衝擊,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在44萬億元左右。我國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依然明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突破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1%。

  改革創新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穩步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建設。2022年末,全國登記在册市場主體達1.69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14億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動能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高水平開放扎實推進。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貿易增長動能趨緩的背景下,我國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企業穩生產穩訂單拓市場,外貿外資較快增長。前11個月實際使用外資11561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9%,超過2021年全年。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民生領域投資增加,2022年社會領域投資比上年增長10.9%,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6.1%,比上年加快6.6個百分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