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東北凍梨“解凍”了
http://www.CRNTT.com   2024-02-02 12:06:30


 
  冰天雪地,走進“貓冬”的東北鄉村,大夥兒盤腿坐在火炕上,圍著一桌美食嘮嗑,從年景收成到兒女婚嫁,從村中趣聞到國家大事。酒喝到盡興,“心肝胃肺都著了火”,便有人端來一盆網球大小,黑鐵蛋似的凍梨。一口下肚,酸中帶甜,清涼爽口,瞬間把“酒火”攆得無影無蹤。

  從小在遼寧盤錦市農村長大的佟偉說,兒時每當家人買數十斤梨凍在院子裡,就意味著年的腳步近了。冰爽可口的凍梨,成為大餐過後解膩的最佳選擇,是春節招待客人的上品。“儘管我已年過四十,可還總盼著過年,盼著凍梨那幽幽的清香飄近,滋潤著一個又一個好日子。”

  東北人對凍梨的思念,延續了上千年。

  與凍梨有關的文字資料,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時契丹族的凍梨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並且將凍梨稱為待客的上品。

  一顆凍梨,對古代人來說,是寒冷的冬季裡為數不多的鮮甜,尤為珍貴。氣候多寒,土地生長期短,從游牧走來的契丹族不甘寂寥,創造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研究表明:遼代契丹地區曾盛產桃、李、梨、杏、棗、板栗等幹鮮水果,還培植了西瓜。

  到了冬季,契丹族除了將水果凍起來,還會將梨、柿子等曬幹保存,製作出“蜜果”,類似於當今的果脯。《契丹國志》中記載,為賀宋朝皇帝生日,送上“蜜曬山果十束欞碗,蜜漬山果十束欞匣”。

  隨著歷史的車輪向前翻滾,東北地區的民族融合加快,在清朝,凍梨作為一項重要的貢品,已經成為皇權的象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