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蒙:舊邦維新的文化自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6 10:34:48


 

  我們背靠的傳統,曾經被激烈地批判和反思。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強調以它為基礎的文化自信?

  這是因為,我們今天所說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既有孔孟提出後被官方提倡的修齊治平、忠勇仁義;也有替天行道、造反有理,“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激越拼搏;還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對階級剝削壓迫的指責。而這後者,正是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的山溝裡成長壯大起來的理據。

  我們更有新文化運動時以魯迅為代表的反思批判文化,那是知恥近乎勇的傳統,是海納百川的傳統,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傳統。

  也正是五四運動與20世紀中國志士與人民的呼風喚雨、倒海移山,表現了中華文化“喑嗚則山岳崩頽,叱咤則風雲變色”雷霆萬鈞的革命性一面,使中華傳統文化經受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激揚歷練,使中華傳統文化得以挽救,得以激活。

  還有以井岡山、長征、延安為代表的革命文化傳統,也是浸潤著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起來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的產物,這個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就包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許多方面。比如毛澤東提出的為人民服務、實事求是、愚公移山、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統一戰線、批評與自我批評、支部建在連上,一直到“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無不閃耀著傳統文化的光輝。

  我們還有以鄧小平為代表的改革開放、通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在完善成熟起來的傳統: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全面準確理解毛澤東思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展才是硬道理,摸著石頭過河,一國兩制……這些思想都帶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智慧與品質,是將中國帶進全新的歷史時期的精神指南。

  百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各界優秀人士、文化精英與廣大民眾,前僕後繼,以極大的緊迫感奮鬥圖強,力求補上科學技術、大工業製造、國防自衛、市場經濟、民主法制、改革開放的課,追上全面現代化、全面小康、全面富國富民的世界步伐。這種不甘落後的奮鬥熱潮也使中華傳統文化有了勃勃進取的空前擴容和發展創新。

  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它的古色古香、奇葩異彩、自成經緯,更在於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它的反思能力,它在多災多難中鍛煉出來的應變調適能力,它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精神,它的水滴石穿的堅韌性,它的接納與深思的求變精神,還有它屢敗屢戰、永不言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