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蒙:舊邦維新的文化自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6 10:34:48


 

  中華民族玉汝於成,檢驗了中華文化的有效性

  何謂文化?廣義地說,文化就是人化,是人類的創造、經驗、成果積累的總和,而非自然原生態。文化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小到看不見摸不著,大到無時無刻、無處不有。人類帶來的一切物質與精神成果,都是文化。我們關切的一切,包括科學技術的發展、全面小康的實現、世道人心的優化,產品質量的完美,國際形象的塑造,無不期待著文化的培育與充實。馬克思認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中國傳統的說法是“以文化人”,強調聖人以其先知先覺所言所行教化百姓,為民立極。毛澤東強調的是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文化的價值在於它的有效性,即一種文化能夠吸引凝聚人民,被長期廣泛接受,並為接受此種文化的群體與個體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提供更好的人與社會關係,提供人類和平與進步的前景,提供發展的成果與動力;同時又能提供逢凶化吉、遇難成祥的應變、糾錯與自我更新能力。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百折不撓,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珍惜與自信這樣一個文化傳統,對中國、對世界,對今天與未來都有巨大的意義。

  我們說“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因為中華文化從思想方法到日常生活,無所不包。同時它的基本精神、基本價值認同與思想方法、生活方式、風度韵味又是相當恒久的,自成體系的,經得起考驗的。有過這樣的事情,一位中國學者在境外大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外國聽眾請他講講如何博大精深法,我們的教授則以“因為博大精深所以不可說”而最終沒說出所以然。這樣的做法恐怕是不行的。因為博大,它有恒久的精神、思路、風度與發展空間。中華文化忠奸分野的觀念,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觀念,滄桑盛衰聚散有常的觀念,得民心得天下的觀念,以及善有善報、和為貴、多行不義必自斃的信念等至今活在中國人民的心裡。近百年來中國經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風雨,終能做出正確抉擇,取得一個又一個令世界矚目的可貴進展,往往是由於中華傳統文化在其中起著深層作用。當然,傳統文化曾經由於它落後於時代的種種“罪狀”拖過前進的後腿,嚴重地苦惱過我們,最終卻證明了它完全可以與時俱進,發展轉化,幫助也護佑中華民族知難而進,迎頭趕上。

  應該看到,古老中華是以文化立國的。可能我們是太認定自己文化的優勝性了,我們並不過分著眼於族裔之分與強力之用。同時,我們的文化富有此岸性、積極性、精英性、美善性與親民性,我們追求的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經世致用。因此之故,在最危難的際遇下,我們沒有失陷於虛無主義、神秘主義、消極頽廢、悲觀厭世。

  中華文化為政以德、修齊治平思想,性善論、天良論、良知良能論思想,形成了一種循環認同,具有從一而定、定之於一、一以貫之的特色。“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不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思想與“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的思想,使天命、人性、民心、道德、禮義、王道、仁政、世道串聯合一,乃是文化立國同時並不否定權與法、兵與政作用的綱領宣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互為因果的說法,說明中華文化把政治、哲學、道德倫理、終極信仰、唯物與唯心全部打通。個人與群體、家與國、天與人、慎終追遠與薪盡火傳、自強不息與無可無不可、一的一切與一切的一、變與不變、混沌與清明……所有這些“渾一”,精神自足,顛撲不破。

  中華文化更是早就認識到了過猶不及,不為已甚,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法則,這也正是自信法則,它同時進一步定下了反對極端、分裂、恐怖的中庸理性基調。中華文化一方面強調“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知其不可而為之”,同時又強調“以柔克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民間的說法則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即是審時度勢、靈活應變、善用謀略,給人以足夠的適應能力與選擇空間。

  中華文化的這些基本觀念,恰恰就體現了“自信”二字,是對道德與禮法的自信;是對人性、人心、人文、人道的自信; 是對天道、天命、天地、民心即天心的自信;也正是古代中華傳承至今,飽經風雨雷電,雖乃舊邦、其命維新的自信。自古而今,我們與野蠻自信、愚昧自信、暴力自信、迷信自信、金錢自信、神權自信、種姓自信等等進行過鬥爭,最終,我們選擇了文化自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