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廈大教授陳動:對“一個中國框架”的解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3 00:20:23


 
  對台灣方面來說,只要不改變有關兩岸關係的法律規定,不改變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立場,就是維護“一個中國框架”。最近馬英九先生指出,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這就是在維護和鞏固“一中框架”,值得讚賞。

  因此,所謂“一中框架”,只是對於兩岸關係現狀的客觀描述,而不是向台灣方面提出新要求。個人認為,“一中框架”的概念也是大陸方面對於台灣民眾“維持現狀”的民意的最大尊重。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應該就可以感受到大陸方面所釋出的誠意和善意。

   一個中國框架可以更清晰地闡述

  “一中原則”的真諦

  一、“一中原則”的真諦

  “一中原則”原來是外交政策的原則,後來被鄧小平引進到兩岸關係上來。所謂“一中原則”,是基於中國的現實以及國際法原理而提出來的,其宗旨就是要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1949年以後,中國出現了兩個對立的政府、兩個對立的國號,但是兩岸雙方都認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沒有分裂。在國際上,雙方都認定只有自己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都要封殺對方的“國際活動空間”。一直到現在,與“中華民國政府”保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也只是認為它可以代表中國。因此,中國雖然出現兩個政府、兩個國號,但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沒有分裂。——這是“一個中國”原則產生的現實基礎。換言之,對於一個統一的國家來說,就沒有必要存在這樣的原則。

  國際法原理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在國際上只有一個國家人格,只有一個主權,是由該國政府代表該國在國際上行使主權。當一國內部出現兩個以上對立的政府時,國際社會只會選擇其中一個政府作為該國的合法代表。——這就是“一個中國”原則產生的法理基礎。也正是因為國際法的這個原理,所以兩岸在國際場合都反對“兩個中國”、反對“一中一台”,過去台灣將這叫做“漢賊不兩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