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廈大教授陳動:對“一個中國框架”的解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3 00:20:23


 
           註釋

  (1)《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2008年12月31日。引自人民網。最後訪問: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8610403.html。2013年10月19日。

  (2)《賈慶林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2012年7月28日。引自國台辦網站。http://www.gwytb.gov.cn/wyly/201207/t20120728_2860438.htm。最後訪問:2013年10月19日。

  (3)《“一中”框架仍是兩岸最敏感神經》,台灣聯合報2013年10月12日。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219545.shtml。最後訪問:2013年10月16日。

  (4)《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2005年3月4日。引自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220012.html。最後訪問:2013年10月17日。為了說明本文觀點,著重號為筆者所加。

  (5)同上。

  (6)其“原則”第一條就指出:“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

  (7)《胡錦濤晤吳伯雄吳提“一國兩區”概念》,2012年3月22日,香港鳳凰衛視。http://news.ifeng.com/taiwan/1/detail_2012_03/22/13384971_0.shtml。最後訪問:2013年10月17日。

  (8)《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2008年12月31日。引自人民網。

  (9)《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2008年12月31日。引自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8610403.html。最後訪問:2013年10月19日。

  (10)《王毅在“九二共識”2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2年11月26日。引自國台辦網站。http://www.gwytb.gov.cn/wyly/201211/t20121126_3391669.htm。

  (11)參見朱新民:《兩岸政治定位與一中框架創新突破之探討》,《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會議論文集》(台灣)第22頁。

  (12)倪永傑:《從兩岸政治定位看“一中框架”》,《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參會論文》(大陸)第10頁。

  (13)劉國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合情合理安排問題》,《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參會論文》(大陸)第18-19頁。

  (14)黃嘉樹:《和平發展階段兩岸處理政治關係的矛盾與難點》,《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參會論文》(大陸)第33頁。

  (15)林岡:《再論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參會論文》(大陸)第40頁。

  (16)同上,第42頁。

  (17)《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引自國台辦網站。

  (18)參見林文程:《台海兩岸非政府組織互動行為準則》,《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會議論文集》(台灣)第46-49页。

  (19)同q第21頁。

  (20)嚴峻:《兩岸政治問題解決難點及路徑探索》,《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參會論文》(大陸)第75-76頁。

  (21)修春萍:《和平發展與兩岸涉外事務及非政府組織國際活動問題探析》,《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參會論文》(大陸)第159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