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北京學者:兩岸關係十年決策正確與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7 00:24:34  


 
  (二)推動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2008年以來,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不斷推進和深入,提出兩岸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議題被擺上桌面。2004年中台辦、國台辦發表的《5.17聲明》中提出“恢復兩岸對話談判,平等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共同構造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此後,《2004年國防白皮書》、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講話、2012年十八大政治報告中均提及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這足見大陸方面對於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積極態度和深望期許。圍繞如何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問題,兩岸學者智者見智、莫衷一是。不必諱言,由於兩岸軍事敵對結構已逾半個世紀之久,短期內徹底消除的難度頗大;加之複雜的島內因素和國際因素,使得台灣方面對於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問題抱有疑慮,所以,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任重道遠,尚需兩岸共同努力。但同時必須指出的是,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不單單是孤立的軍事領域問題,兩岸政治、經濟和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均可能影響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構建。

  (三)開啟兩岸退役將領互訪

  在兩岸政治和軍事關係有所緩和的背景下,兩岸退役將領互訪扮演了推動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敲門磚”角色。在兩岸退役將領互訪中,“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發揮了重要作用,迄今已經舉辦過三次,得到了兩岸政黨和民間團體的積極支持。從“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與會人員層級來看,不僅包括兩岸政界高層,且包括退役將領及其親屬以及兩岸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隨著論壇日漸定期化、常態化,其對於加強兩岸加強軍事交流,推動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發揮了重要的平台作用。此外,兩岸還舉辦了“海峽兩岸退役將軍高爾夫球邀請賽”等多種形式的退役將領互訪活動,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八、妥善處理台灣涉外事務  鞏固國際社會認同一個中國格局

  台灣涉外事務是兩岸關係在國際社會的延展,故兩岸在國際社會的關係格局,隨著兩岸關係格局變化而變化。下面同樣以2008年為界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試作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