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黃金大米疑似曾在山東濟寧進行成人試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7 09:31:42  


 
  審查制度尚待規範

  據介紹,國內科研機構倫理委員會基本都是審自己機構的項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事後也不進行跟蹤追查

  “在美國通過的倫理審查就可以在中國搞試驗?通過浙江的倫理審查就可以在湖南開展試驗?這絕不符合臨床試驗中倫理審查‘一事一倫理’的審查原則。”9月7日,李俊華說。

  到2007年,我國才有了《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試行)》。這個試行辦法,對於倫理審查委員會“管轄”範圍,所審核項目是否可跨地域執行、是否有“有效期”等,均未有明確規定。

  衛生部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仁宗曾參與起草這份文件。邱仁宗介紹,中國實行三級倫理委員會制度,分別是科研機構的倫理審查委員會,省市的倫理審查委員會和衛生部的倫理審查委員會。上一級委員會對下一級負有指導和監督責任。同級衛生管理部門對倫理審查委員會具有監督義務。

  邱仁宗說,現實中,不管是倫理審查還是監督,大多流於形式。科研機構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倫理委員會審查自己的項目,各級委員會之間極少通聯,也很少到行政主管單位備案報批。

  他說,很多科研機構的倫理委員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審查速度很快,一般百分百通過。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是在做完試驗後等待刊發論文時,才“進行”倫理審查,“試驗都做完了,再去審查有什麼用?只是補個材料而已”。

  按照浙江醫學科學院的聲明,其倫理委員會審核的試驗是在“超期”幾年後進行的,而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倫理委員會要跟蹤檢查試驗的進行。

  邱仁宗說,實際上國內多數倫理委員會都沒進行跟蹤檢查,因為倫理委員會專家一般是兼職的,“招之來審,審之就過,過完就散,對於一些擅自改變試驗時間、地點、方式的,倫委會很難發現,叫停與問責更無可能”。

  上述長期擔任浙江醫學科學院倫理委員會委員的專家還指出了另一問題,目前在國內,發表論文的級別和數量依然是評定職稱等的重要標準。“許多國外機構或以巨額項目資金,或以國際權威的知名雜誌共同署名發表論文,對一些專家學者進行利誘,他們對這些項目的試驗還是會趨之若鶩。”

  9月10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蔭士安因在接受調查時前後說法不一致已被停止工作。進一步的調查還在進行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