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大選九月驚奇 外交人員安全成熱點話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6 00:19:38  


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11日在班加西武裝人員與美國領事館安全人員的交火中喪生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隨著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11日在班加西武裝人員與美國領事館安全人員的交火中喪生,原本在美國大選中不溫不火的外交議題突然升溫,成為選戰熱點話題。

  據新華社報道,外交議題升溫乍看對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個好消息,因為他在這方面經驗遠較共和黨對手羅姆尼豐富,得到大部分民眾認可。但在史蒂文斯身亡之後,美國駐阿拉伯世界多個國家使館先後因一部美國電影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遭到衝擊,奧巴馬的中東政策面臨重大挑戰,外交議題升溫的“機會”中也藏著陷阱。

  羅姆尼陣營顯然深明此理,11日晚即發表聲明,抨擊奧巴馬的外交政策不夠強硬有力。然而或令羅姆尼始料未及的是,這一聲明效果適得其反。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專家、曾任助理國務卿的馬丁.因迪克評論說,立刻就將這一事件用於政治攻擊不合時宜,羅姆尼應至少等上一天。

  正如因迪克所料,操之過急的聲明不僅引來媒體質疑,政治圈諸多保守派也對羅姆尼持批評意見。羅姆尼陣營12日不得不花費整整一天來平息這一風波,他甚至專門就此召開新聞發佈會,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此事既暴露了羅姆尼在外交政策上的短板,又讓他無法將精力集中在經濟議題上對奧巴馬發難,頗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意味。

  反觀民主黨陣營,隨著史蒂文斯身亡,奧巴馬在四處奔走參加競選活動間隙,抓緊時間與外國領導人展開密集電話外交,同時向選民保證將把殺害史蒂文斯等人的兇手繩之以法,似乎處理得得心應手。但隨著美國駐埃及、葉門、蘇丹、突尼西亞等國使館遭到衝擊,此事究竟何時、怎樣收場卻也讓人心存疑慮。儘管先勝了羅姆尼一籌,但奧巴馬的連任競選努力最後是從中受益還是受損,眼下尚難判斷。

  美國大選歷來有“十月驚奇”一說,意指10月份的突發事件往往會打亂競選陣營的佈置,甚至影響選舉結果。在2008年大選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取得巨大成功,該黨候選人約翰.麥凱恩形勢一片大好。但隨著雷曼兄弟公司破產觸發金融危機,再加上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薩拉.佩林連續犯錯,麥凱恩選情一路走低,毫無懸念地敗給了奧巴馬。

  在本次大選中,就眼下的情況來看,“十月驚奇”可能已經變成了“九月驚奇”。既然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都在公開講話中對史蒂文斯為何會在美國支援的利比亞反對派大本營班加西遭襲身亡感到困惑,同樣的問題想必也存在於不少美國選民心中。奧巴馬與羅姆尼在外交政策上展開的辯論或許將不僅是供選民“參考”,而且會在他們投票的理由中佔據更高的權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