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刊:應逐步收回對台灣地區承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9 00:38:23  


 
  應逐步收回對台灣地區承諾

  避免激烈的軍事競爭和戰爭的前景或許是好的,但是中國力量的增長可能仍然需要美國對外交政策進行一些讓華盛頓感到難受的改變,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

  一場因台灣地區問題而起的危機可能極易升級為核戰爭。當前的美國政治旨在減小台灣地區宣布獨立的可能性並明確美國將不會在台灣地區宣布獨立時援助台灣。然而,美國將發現自己要被迫保護台灣地區免受任何種類的攻擊,而不管攻擊是出於何種原因。考慮到台灣地區各政黨的利益和理念不同以及華盛頓對台北行為的控制有限,危機果真發生時,美國可能發現自己被事態牽著鼻子走,而不是引領事態的發展。

  這種危險已經存在幾十年了,但是中國軍力正在增強一點或許讓北京更願意加劇台海危機。除去常規能力得到加強外,中國正在進行核力量的現代化建設,以增強它們在遭受美國的大規模攻擊後存活和報復的能力。傳統的威懾理論認為,華盛頓目前具備的摧毀大部分或全部中國核力量的能力加大了它的籌碼。中國的核現代化或許會解除這種能力對中國行為的“封印”,從而導致北京在未來發生危機時比以往表現得更加大膽。與此同時,美國試圖保留其保衛台灣地區能力的嘗試可能會激起一場常規和核軍備競賽。美國攻擊能力和戰略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的提高或許會被中國解讀為體現美國惡意的信號,從而導致中國進一步加強軍力,並導致美中關係整體受損。

  考慮到這些風險,美國應當考慮逐步收回其對台灣地區的承諾。此舉將消除美中兩國間最明顯、爭議最大的爆發點,並為今後數十年的兩國關係鋪平道路。對此舉持批評意見的人說,這將不僅給美國和台灣地區帶來直接損失,還將帶來間接損失:北京將不會滿足於這種綏靖行為;相反,它將發現自己的胃口被吊起來,並在後面提出甚至更大的要求——這都是因美國失去作為盟友捍衛者自,可信度而起。但是,這些持批評看法的人錯了,因為領土讓步並不總是注定會失敗。當一個對手的領土目標有限時,贊同這些目標未必會導致進一步的要求,而是使相關方對新的現狀以及緊張關係緩和感到滿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