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部分獨聯體國家爆發的抗爭運動中都有網絡的影子。 |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上海文匯報刊載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的文章《美國“互聯網自由”是“政治神話”》,全文如下:
引言
全球互聯網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迅猛,極大改變了人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套用已故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話來說,“誰掌握了信息,誰就統治著世界”。與此同時,“網絡治理”問題也日益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研究世界主要大國之一的俄羅斯如何看待網絡自由與網絡安全問題,有助於我們增進對國際政治中互聯網作用的理解,並為中國的互聯網治理政策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鑒。
贏取民意—— 互聯網是“戰略武器”
作為冷戰時期歐美西方陣營的最大對手、並在獨聯體範圍內一系列“顔色革命”中飽受打擊的俄羅斯,對互聯網問題有著敏銳而直觀的認識。正如俄媒體所指出的,互聯網在梅德韋傑夫治下的俄羅斯已被納入國家深層戰略領域。
年輕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酷愛互聯網,曾在訪美期間開通推特。正如俄《生意人報》的評論指出的,“梅德韋傑夫非常善於運用網絡,在網絡世界贏得民意,並且在網絡中積聚政治基礎”。他在今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鄭重其事地表示,“我每天早上都會上網,瀏覽關於俄羅斯、俄政府和我本人的評論。我可以告訴你們,我馬上就清醒了,立即睡意全無。”
早在2009年4月8日,梅德韋傑夫在與俄最大黨“統一俄羅斯”領導人會面時曾專門提及互聯網的問題。在梅德韋傑夫看來,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化時代的一項戰略資源,必須認真對待:其一,互聯網首先是一種“戰略武器”。這種力量既可以是創造性的,也可以是破壞性的。相較於其他傳統技術而言,互聯網的優勢正變得日益突出。儘管目前尚可利用傳統技術從政,如果任何政治力量不懂如何與互聯網友好相處,等待它的必然是政治生命的流逝。因此必須要學會利用它。其二,互聯網是重要的經濟資源。金融危機爆發前,網絡公司的市值動輒就達數億美元甚至數十億美元。儘管在金融風暴的打擊下有所下降,但網絡經濟本身作為新興的經濟行為模式仍值得關注。其三,互聯網事關俄國家安全。互聯網企業的國際化程度很高,俄一方面歡迎外國投資者參與搜索引擎或大型的社會網絡等領域的投資,這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梅德韋傑夫也警告俄官員“不要認為我的話過於保守”,應對這些外資予以跟蹤研究,因為這同時是國家安全問題。
內外有別——自由與安全並重
俄羅斯在推動網絡自由方面已經取得不小的成績。俄政府對待網民批評的重視和相對友善的態度並非偶然。2006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曾與全球網民進行對話。梅德韋傑夫經常在博客和推特上與網民就各種問題展開交流,其中不乏尖銳難題。2010年森林火災期間,俄羅斯特維爾州一名居民在博客上抱怨當地消防部門缺人缺器材,結果普京總理親自回覆了博主。事實上這些互動提高了俄政府應對自然災害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