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論:台灣民眾為何對經濟復甦“無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6 01:14:51  


 
  從實際層面的觀察可以佐證這一理論邏輯結論。儘管2010年台灣經濟復甦強勁,但台灣“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年平均失業率仍然高達5.21%,是史上次高,僅僅略低於2009年受金融海嘯衝擊而創下的5.85%的最高紀錄。在這種高失業率背景下,已經在就業中的廣大工薪階層的工資水平是不會有多大提高的。事實上,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島內有超過100萬受雇員工,每月薪資仍在2萬元新台幣以下,接近最低工資水平;除了少數領先復甦地區的領先復甦行業(例如台北市房地產行業)的工資報酬有所提升之外,2010年台灣的平均薪資接近零成長。

  其次,經濟復甦不均衡。

  理論邏輯而言,在經濟擺脫蕭條轉向復甦的過程中,經濟復甦在區域與行業層面因路徑依賴通常是循序漸進的,呈現為非均衡復甦狀態。經濟中心地區會先於經濟邊緣地區復甦,景氣領先行業、有特殊政策扶持的行業會先於其他行業復甦。因此,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工薪階層會率先感受與體認到經濟復甦,而與此同時,更多地區、更多行業工薪階層尚未有此感受與體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