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論:台灣民眾為何對經濟復甦“無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6 01:14:51  


 
  經濟指標與經濟現象表明,2010年台灣經濟明顯強勁復甦。但與此同時,無論是民意調查結果還是筆者與台灣民眾面對面的訪談結果,都顯示多數台灣民眾抱怨這是“無感復甦”。去年底五都選舉,執政的國民黨形勝實敗,許多人也認為由於民眾尚未真正感受到經濟成長,所以經濟成果無法轉化為選票。問題是,對台灣經濟2010年的強勁復甦,為什麼多數台灣民眾會沒有感覺呢?筆者經觀察與思考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首先,主觀感受會滯後。

  理論邏輯而言,在經濟擺脫蕭條轉向復甦的過程中,普通大眾特別是廣大工薪階層對經濟好轉的切身感受,必然滯後於經濟好轉的客觀進程。這是因為,廣大工薪階層對經濟復甦的感受與體認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工作比先前容易找到,二是工資比先前有所增長。特別是工資比先前有所增長,不僅是最明顯的感受與體認,也是更多人對經濟復甦有感覺的充分必要條件。但由於復甦中的經濟必須首先吸收消化先前在蕭條中釋放出來的過剩勞動力,才會進一步提升已在就業中的工薪階層的工資。這意味著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感受與體認到經濟復甦的可能是那些因先前的經濟危機失去工作而現在又重回工作崗位的勞動力。而廣大的已經在就業中的工薪階層則需在他們的工資有所提高的時候才會對經濟復甦“有感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